第136章 135 技不如人的差別(第2/2頁)

巡吏布置場地,考生們趕緊去領晚食,上茅房,沒一個倒頭睡會兒的。

王葛吃飯的時候數了一下,女考生算上她只有十三人,這就是女娘的艱難處,其實論吃苦,女娘並不差,但年輕的要緊歲月,女娘必須得嫁人、生子、再生子……哪騰出閑空提升匠技?

她怎麽辦?唯有在嫁人生子前,先把匠師、最好是將中匠師也考出來。吃到一半,飲夠了水,她就往器物棚走。

隨她此舉,陸續有考生也跟她一樣,不歇了。歇這大半個時辰又能咋樣?

器物棚深處一片黑,用不著的燈籠都滅掉了。巡吏攔住眾考生,必須等計時鼓響後才能進入。

考生們在各自的棚前等候,每個人都在思考自己能改造哪幾個器物?是多多益善,還是集中全力只改造一個?要知道,所有考生改造的器物功能均被評定為“弱”,不是沒這個可能,那到時候只能以數量來論。

王葛在前一項考核裏共制了五種器物:針線籠,草繩,方頭履(制了兩次),算籌,臂韝的甲片。

針線籠她放棄改造,能仿出來都不容易,她沒本事改。臂韝也如此。那就只剩下草繩、方頭履和算籌了。

莫忘記一點,得根據要求來改造。棚內,巡吏來來往往,不僅在搬運材料,還在架起新的鼓……鄉名鼓。

此章開頭,王荇背的是三國曹魏時期王昶的《誡子書》。晉朝世族教育晚輩的一種方式,就是由族中長輩寫《誡子書》,勉勵晚輩,培養品德。王昶的《誡子書》跟諸葛亮的《誡子書》,因德行規範,也會被其余世族拿來教育晚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