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96 可惡的白鶴(第2/2頁)

次日一早,地面淺鋪薄雪,不知雪何時下、也不知何時停的。

風疾。

琴泉水榭,左夫子坐的位置後方、兩側,童役用厚氈繞柱,阻擋寒風,令風吹不到夫子的位置。

王葛等弟子也還好,因為榭外旁聽者基本將風擋嚴實了。寒天,旁聽者不見少,反而多,大概都以為今日天氣惡劣,可以趕過來占個好位置。

由此也可見,古人對待讀書有多誠摯而向往。旁聽者哪怕杵的稍遠,哪怕聽不大清夫子的傳授,但起碼能聽清十一個弟子齊聲的誦讀吧。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安裝最新版。】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

左夫子開講後,先言欲知《廣雅》,就得先讀《爾雅》,於是王葛等弟子又開始抻著脖筋嗷嗷《爾雅》的第一篇《釋詁》。

訓與詁,即為訓詁學。

用通俗的語言解釋詞義,為“訓”。

用當代的語言解釋古時的語言,為“詁”。

漢時起,訓詁兩門學問才開始連用。

左夫子一擡手:“停。現在為諸弟子先解釋爾、雅二字。爾字,最早可追朔至殷墟契文。”他竹尺連敲三下。

三個童役走到桉前左側位置,三人擡臂橫舉一杆,中間那人豎一三角矛頭。三人還各自擡臂、擡腿,做出非常奇特的動作。

左夫子:“他們組成的,就是殷墟契文中的『爾』字。如今只能以此形狀結構,定義為『爾』字的起源,那此契文寓意為何呢……”

這種教學方式,大出王葛意料,真的太令人印象深刻了!她趕緊將仨童役擺的結構造型刻於竹簡上。

也難為了這些童役,最前排有個三歲弟子竟然突然起來,去撓一童役的咯吱窩。

“噗!”又是二排中間的女弟子(今日紅衣、紅裳)先噴笑,笑的捧腹拍桉。

左夫子舉竹尺將最小的弟子嚇回去。仨童役揖禮退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