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35 交換信物(第2/2頁)

前世王南行出身木雕世家,雕刻這種最簡易的竹簪,對她來說跟削鉛筆差不多,也就多費點時間,哪怕沒有專用刻刀。

她坐在地上,以工具凳為案,先挑出一根青篾,刮掉青皮,截短作為扁簪杆,長度在八寸左右,留出尾部兩寸,其余削細打磨,頭部刮尖。

再用廢布條一圈圈纏勻刀,為的是緊握刀體時不傷手,以其鋒利之刃代替刻刀之刃。

然後,直接上手!

雕簪尾。

如果說,她的篾匠技藝被穿越過來的數年光陰耽擱了,需要通過篾具、劈竹來一步步喚醒,需要從簡單編織過渡到復雜,才能重新激發這部分才能,重拾技藝。那雕刻技藝就是隨她靈魂一同轉世,隨她軀體共同成長的天賦,不必喚醒,不必過渡,不必激發!

此天賦,是王氏基因,從未手生,何談忘卻!

簪尾,她雕的是橫倒的“竹”字的左邊,直視切面的字形,仿的是後世的瘦金體,瘦勁而綽約,似字似竹葉,跟簪子的材質呼應。

簪頭的尖,勾出一道道細而曲的線,宛如毛筆的筆尖。

吹去竹屑,成了。

王荇不知道啥時候站在阿姊跟前,大氣都不敢出,一直等到簪子刻好,他才敢說話,輕輕問:“阿姊,我能跟你學刻簪嗎?”

“不行,會傷手的。”她把自己的手伸出,說:“每個人的手,都有使命。阿姊的雙手,用來編織,用來雕琢,阿弟的雙手,是要用來讀書寫字的。雖然使命不同,但同樣辛苦。”

“哦。哼!”小孩子顯然沒被說服,撅著嘴走了。

院裏很快響起訓斥吵嚷的動靜,阿荇又跑回來,散著頭發跟個小瘋子一樣。

“阿姊,告訴你,”他小聲道:“大母正在罵三叔母。”

“為啥?”

“三叔母晚起不說,還把熬好的粥打翻了。大母罵她,她就說胳膊疼,還擼起袖子給大母看哩,當真青一塊紫一塊,好嚇人!三叔趕忙解釋不是他揍的,然後三叔母支支吾吾,說肯定是有人趁她暈倒時偷偷掐的她。大母就說三叔母心眼壞透了,又想攪是非,還說她定是虧心事幹多了,夜裏被小鬼掐的。”

王葛見阿弟小嘴叭叭的,把整件事說的這樣清楚,喜愛的扳過他身體,開始給他梳頭。

梳好後,他們阿父正好也起了。

“我給阿父端水洗臉。”王荇愉快的跑出去。

這個時候,自鄉裏駛出來一輛騾板貨架車,貨郎嚼著餅,一手趕車,正向賈舍村而來。才行出幾裏地,就見兩騎人馬飛奔而來,其中一人大喊:“讓道!讓道!”

貨郎趕忙把騾車往旁邊牽,讓出道路。

塵土隨著馬蹄翻騰,貨郎眯起眼,納悶:“這麽早就這麽急匆匆的?哪裏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