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21 制作唧筒(第2/2頁)

“停下!我要見我桓阿兄!讓我見桓阿兄一面我再跟你們走!”王恬大喊大叫,都喊破音了。從阿父派來的最兇悍的部曲來看,他回到山陰縣(會稽郡的治所在山陰縣)肯定要遭大殃!

唉,如果他知道桓真為了個滋水筒就放棄跟自己相見,心裏得是啥滋味。

五月十七。踱衣縣的匠童比試進行到最後一場。此次有一百六十五個匠員參加,留取一百人,作為今年踱衣縣的匠童。

王葛的材料就剩下蒲草是全的了。

那就制作一張蒲草席子吧。鑒於鄭考官喜好機巧之物,她先用剩余的竹子邊角料,制作了一些火折子外管。

前世,火折子是在南北朝--北齊後期才出現的,利用的是物理學的復燃原理。懂得這個原理後,無論裏面的火絨,或缺氧的外管,制作起來就較簡單了。

不過當下的晉朝已經改變了歷史軌跡,南瓜都提前出現了,火折子會不會也提前出現?

鄭考官過來了,觀察王葛的編席手法,暗暗贊嘆:此考生的草編基本功,確實也拔尖!

可惜啊,新任縣令偏愛機巧之物,非得逼著他這個主考官睜眼說瞎話:“此場制物……只有一張蒲草席麽?”

王葛一副緊張模樣回道:“材料不夠了,只夠制一張席。”

鄭考官反而如釋重負:縣令大人,這可不是我沒嚇唬人家,是材料不夠了。

“嗯。那就好好制席。”

“是。”

鄭考官為彌補前兩場嚇唬過她,好心的告誡:“地上不要太亂,廢棄的材料要收拾到一起。”

王葛把火折子外管一一揀起,難為情的說道:“我家裏窮,就用邊角料做些火折子管。”

“無妨無妨,凡能制出的對象,考試結束後都允許你等……等……等等!什麽火折子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