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三章合一

根據摩爾定律,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每18個月左右會增加一倍,那麽每18個月左右,電腦的性能也會提升兩倍。

事實上,這麽多年來,大差不差都是根據摩爾定律發展的。

74年世界上第一台8位微控制器誕生,隨後在78年左右就誕生了16位微控制器。不過,進入數控系統則有延遲性,事實上,1982年,大多數廠商才推出了16位的微控制器控制系統。

而從8位到16位,絕對不是翻倍這麽簡單。

8位、16位其實都是說的字長,也就說,數字越大,微控制器一次能夠處理的信息越多,而且,存儲量也越大。從8位進化到16位,數控機床的進步可以用飛來形容。

如8位微控制器數控機床,可以故障診斷,可以編程。而16位微控制器數控機床則可以做到人機會話,動態圖形顯示,實施軟件精度補償,還可以進行無人化運轉要求。

也就是說,16位微控制器是進入全自動化的門檻。

這讓貝爾和川野清怎麽可能不大吃一驚,非但是他們,事實上,得知這個消息的所有人都在吃驚,這個進步也太快了,甚至不能夠用他們通用的摩爾定律來套用,這是違反規律的。

當然,他們這會兒不僅僅是擔心規律是否還能成為真理,擔心的是,夏國如今的機床水平。

要知道,數控機床提高的絕對不僅僅是人工效率,事實上,如果僅是幹得快的話,他們根本就幹不過夏國——他們的人太多了。數控機床帶來的是產業的革新,是可以更精確,可以質量更好,可以將一些原先不能夠達到的標準成為現實。同時,再配上它的生產效率,這才是王炸。

而夏國拿出了8位微控制器,代表燎原廠入門了,不過8位能幹的事情太少了,只能是普通的三軸機床,所以他們雖然震驚,也認同應該對夏國燎原廠進行打壓,但並不是特別的著急。

從8位到16位,燎原廠需要走的路很長,即便如日本,也需要三年多的時間,而夏國的技術出現的如此突兀,他們認為即便是做出來了,後續想要發展,也需要不停補足之前的缺課。

因此,只要將燎原廠在這個階段捏死就行了。

大幅度下調價格只是第一階段,隨後,他們就會尋找合適的夏國企業合資,投資興建夏國的數控機床廠,給出最低的價格最好的政策,手把手的教這些廠家如何組裝更掙錢,當然,還會將大量的訂單交給這些廠家,快速掙錢,形成產業,外加上其他一些辦法,到時候,隨著市場的沖擊,燎原廠又有什麽本事,跟數個跨國大公司進行抗衡呢。

燎原廠唯一的結果就是倒閉。

當然,他們肯定會買下燎原廠或者是燎原廠的技術,這時候再仔細研究研究,這個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8位微控制器是怎麽來的?說不定會給他們不少啟發,得到更好的思路?

但這只是預想,現在他們還沒開始做呢。燎原廠居然已經拿出了16位微控制器數控系統,你知道這代表著什麽嗎?

16位是現在的主流,而且也不是所有機床廠都能做到的,也就是說燎原廠追上了大家的步伐,這代表著燎原廠已經正式進入了機床國際市場,它不再是過去那個賣點零配件在桌子底下撿飯吃的小廠子,它已經有了上桌吃飯的資格。

你現在再想捏死它已經很難了。

畢竟,論價格,他們的成本再低,能低得過夏國的人力成本?美國年人均收入兩萬美元,夏國的年人均收入800塊人民幣。燎原廠的人力成本論起來,比零多不到哪裏去。

至於其他,他們至今還不知道燎原廠的產業鏈是怎麽回事,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沒用他們的東西。

夏國的物價擺在那裏,你憑什麽跟燎原廠比價格?甚至,當時願意降價的時候,他們也知道,5萬左右的價格,對他們而言是虧到吐血骨折價,對燎原廠而言,肯定有余地。

至於其他的辦法,建廠擠兌,8位數數控系統其實就是入門,又不是主流,即便是登上了國際市場,他們也可以用差不多的產品降價應對,事實上,這次國際展出,他們已經準備好了。

可是16位呢,這是他們主推的,難不成也降到這種程度嗎?

更何況,如果燎原廠這麽快拿出了16位微控制器、加工中心,那麽他們就要思考一下,加工中心有沒有柔性制造系統的影子,燎原廠會不會短時間內上柔性制造系統——這個系統其實就是指對數控機床和加工中心的整合,配上物料的傳送裝置,可以在不停機的情況下,加工多種工件,使得所有的設備可以高效利用,同時還能節省人工。

這是目前最先進的系統了。

如果燎原廠連這個苗頭都有了,那麽它背後的技術儲備將不可估量,說不定手中都有32位微控制器的技術,如果有的話,就代表著一些高端機床的門檻它也進入了,譬如五軸機床,那就防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