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無極而太極 道術之設想

洞室之中,未啟明光禁制,昏昏無光,寂靜晦暝。

許莊闔目端坐在石塌之上,周身二氣流轉,隨著吐納之間,卻不知從何處,便有莫名純光生出起,漸漸明亮,不片刻間便就光芒大放。

直至巔峰之時,竟仿佛將洞室之中,每一寸陰影都抹去了一般!通堂一片純白。

不過盛極之後,卻未迎來衰竭,只是又有一種莫名晦暗之色,自微而生,如同河汛上漲一般,直至淹沒明光,將洞室之中,又化為混暝之時。

許莊的行功,也又走過一個周天,隨著短暫的寂靜,吐納不止,玄功再行,又有一點純光漸漸生出。

陰者暗也,陽者明也,陰陽流轉之間,明暗交替不止,不過漸而漸之,不知怎麽的,便仿佛合而為一,雖然仍有動靜起伏,卻再無明暗界分,好似溟溟晦暗,卻可視諸般物,好似亮堂白室,卻無光華絲縷。

洞室之中,只余一種祥和的靜謐。

萬物負陰而抱陽,陰陽即可分明,也可融而圓盈,這已是陰陽道法,到了極深境界的表兆。

就如此,又是十幾日渡去,許莊眉目一動,退出靜定之中,緩緩睜開了眼。

他自然而然,做出思索姿勢,一應動作,渾然沒有打破洞室之中的祥和靜謐,仿佛天成一般。

許莊《陰陽參合道》的修行,便如破竹建瓴,乘風登雲一般,每日行功,皆是竿頭直上,短短幾十日修行,不知趕上了尋常修道人的多少苦功。

之所以能有如此進境,一則在於他無比夯實的根基,從頭修行於他如今而言,自是信手拈來。

二者在於他道法高深,對於陰陽之理也不乏理解。

三者在於,陰陽元精提供的大量陰陽之氣,以及其中蘊含的宇宙陰陽之變化的玄妙,對於陰陽道法的修行,簡直益處無窮。

最後一者,許莊沉思道:“太素真傳,同源異流,我又有九竅之妙,真炁、法力、劍氣之間轉化,幾無損耗,也是應有之理。”

“但為何太素法力、五行法力、陰陽法力之間,轉化亦是如此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損耗寥寥?”

這並不是單單一句玄門道法,便可解釋得通,要知天下玄門幾許?諸天萬界玄門幾許?即使不算那等粗淺道法,單只神洲之中,便有三宗六派九家玄門大派,每家每戶,道法各不相同,難道皆能相通?

當然,太素真傳,乃是源於道家玄門的先天學說,陰陽五行,更是道家根本大道,縱攬諸天,修行之人不知幾許……

或許這其中,便不無原由。

許莊忽然一怔,念道:“起先始有太易,再有太初,後有太始!太初雖變有炁,而未有形,太始自一生形,雖有形而未有質,變而成形,形而有質,而未成體,是曰太素!”

“無極而太極,是為先天五太。”

“是了,陰陽五行,乃是現世之基理,由無極而太極,自開天辟地演化而來,有根為源,息息相通,也是應有之理。”

“祖師之道,實在偉岸。”許莊欣然之余,不禁感慨。

太素道法,或許不比陰陽五行,淵廣鴻博,但其立意之高明,玄理之深奧,實在令後輩景仰。

也不知開派祖師抱玄子,乃是何等高岸真修?門派祖師太素道人,道法又達到了何種境界?是否已經摘取仙家功果,證就無上偉業?

在太素正宗的祖師傳記之中,只說明了開派祖師抱玄子,在太素道人座下學道修行有成,開創門派,傳下了三大真傳,造就了太素正宗這一傳世道門的誕生。

但對於兩位祖師的道行,卻沒有絲毫提及,太素正宗之中明確記載的道行最高者,也就是中興之祖,煉就了純陽的五代祖師,玉壽真君。

……

“看來選擇陰陽、五行為我根基之法,再是正確不過。”

對於祖師之功果,許莊沒有遙想太久,收攝心神之後忖道:“若是照此進境,都不需幾年時間,我的陰陽道法便能小成。”

“雖然陰陽參合道,只是修行之法,並無記載道術,但能增進根基已是足矣,體悟陰陽之妙,對我也是一件樂事,何況……”

何況對於陰陽道術,許莊已有了一絲頭緒。

自許莊在玉伯真人的仙宴之上,意外相逢鐘神秀,已是過了數十日。

他與鐘神秀、岑風鴻結伴,在巍雲仙城之中,隨興而遊,逗留了幾日之後,就回返了瀚元洞中。

隨著法身歸來,許莊對巍雲仙城一行的經歷,也便了然於心。

他與鐘神秀,都解出了玉伯真人道書所記的道術之理,鐘神秀得了玉伯真人所贈鐵券道書,也曾想將那鐵券道書,與許莊一並參研,但許莊卻沒有接受。

那道術殘缺甚多,如何開辟氣竅,如何溫養兩儀,乃至行二氣至心室,如何護心室,點心火,如何行脈,如何施法,一概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