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故人無恙,血養聖胎(第2/3頁)

“在中州找了好幾個月,沒找到你的痕跡,大家都覺得你會不會是掉山裏面去,或者被老虎什麽的吃了,也就蘇先生自己還在等著你,那時候他整個人都沒有什麽精神了,總是看著你以前偷聽的地方發呆。”

“我還以為他會找你再多說說什麽的……”

隔壁家的大娘好奇得很。

少年道人手中托著銀子,卻又如千斤重,看著蘇先生落寞離去背影,少年道人知道蘇先生的遺憾和失落,也知道素然君子,不以己壓人,可惜自己終究不能夠再求學了,少年道人腦海中回憶起來在明真道盟翻閱錦州卷宗時的記錄。

前太子東宮詹事蘇聖元。

本是主和一派。

可因錦州之事,力主彈劾現在這個皇帝的舉動,又是堅定的保民黨,認為一民不保如何保天下之民,力主鐵騎進入錦州之中,甚至於認為應該驅馳兵馬,直入錦州妖國裂隙內部,以力討伐之,方可保未來之民。

敵擊我而我不動,則敵越猖狂。

變成了主戰派,以戰揚威,方可定國。

以戰求和,可也。

以和求和,則是抱薪救火。

錦州之事,太子變化,東宮易主,作為原本太子的嫡系而被罷免。

因其妻族為崔氏之中人。

得而免死。

給了個清貴的翰林位置。

心灰意冷,不願做那翰林,故而辭官歸隱,來到中州偏遠之地,教導弟子。

少年道人握著銀子,自己選擇走到了和蘇先生不同的道路上,所以才不能夠給蘇先生回應,他安靜許久,目送著那一點燈火遠去了,這才重新回到屋子裏面,把銀子輕輕放在桌子上,心中則已有定計。

蘇聖元是希望能培養弟子,有足夠的有理想志向的年輕人,可以扭轉這個渾濁的時代。

少年道人卻覺得,上不正,下則必然歪曲。

上行下效而已。

只是不知,那個周氏的女子此刻有沒有抵達京城,有沒有將他的書信交給秦王。

齊無惑心中思索許久,燈火漸熄了,他收斂了情緒,卻看到了小孔雀和小藥靈兩個抱在一起,呼呼大睡,無憂無慮,沒有煩惱,微微笑了下,提著這抓了蟲子做的燈,推開了門,走到了外面,坐在梅花樹下的石桌前面,打開了口子。

於是那些有點點螢火的蟲子飛到天空,少年打開了從那黑熊處拿來了的信箋。

借助月色,看著那猛虎山神的信箋,入眼文字灑脫恣意,是那好友的風格。

“無惑可好?”

“吾離山之後,遊覽四方,方才知道天下之廣闊,令人驚嘆,非只在一地坐而修道能夠比擬,吾自以為,數百年修道,已極了解自我之心,然而在外遊歷,卻發現和旁人交流,更能激發出我之未曾察覺到的自我,於是越發了解【我】之為【我】。”

“非獨安靜者是我,憤怒者是我,見萬物者而欣喜是我。”

“我之為我,是記憶之中無數我之聚合,豈枯坐之我所能明白?”

“故而見蒼生,見天地,可見我”

“其實是在遇蒼生而我有遇到蒼生的欣喜和反應,見到天地可有見天地廣闊時我的慨嘆,諸我皆我,如是而已,行走天下,偶有所悟,欣喜不禁,便寫在紙上,希望有朝一日與君相談”

在寫這一行文字的時候,那穿著黑色勁裝的高大男子坐在幽靜的樹林之中,他的那把長槍倒插在月光下的地面上,旁邊是披著他的戰袍的,被他救下來的孩子,而周圍倒下了赫赫名號的大妖屍骸,月色之下,如同狩獵之後的猛虎,安靜地寫著樸素清凈的文字。

周圍盡數屍骸。

而少年道人在月色下,借助飛舞的螢火蟲,閱讀好友的來信。

這信箋似乎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而後面的文字從容:“不過,我本是打算往後有朝一日可見你的時候再閑聊,只是我今日救下了一名虎族將軍之女,自其口中得知了許多事情,似乎和無惑你的經歷有關——虎族大聖隕落之後,城池也曾經遭遇屠戮,如同錦州一般。”

少年道人的眸子微收縮。

而猛虎山神的筆跡淩厲。

“其實我一直很疑惑,為何有妖族會食人修行。”

“但凡野獸,行走於山中,人間傳聞,野獸傷人食人,但是對於野獸來說,人族的骨頭太多太硬而肉不多,又有兵器,聚眾來去,耐力極強,會狩獵,其實是極為高等的掠食者。”

“如同群狼不是絕境不會對獅子虎豹下手,縱然猛虎也會繞開熊的所在。”

“大多野獸不是餓到了瘋狂,是不會對人類發動攻擊的,所以正常的妖族自始至終根本對人沒有攻擊性,有些甚至於畏懼人類,如同畏懼獅子猛虎一般,避之三舍;而若是野獸通靈,則是會傾向於靈果,靈藥,吸收天地精華以蛻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