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以敕稱靈寶(第2/3頁)

只一入手,就能夠感覺得到不同。

白紙的分量,比起先前更大了許多,觸手之感根本不像是一張輕飄飄的紙。

齊無惑捏了一個法決,這個法決在《成仙錄》和《修行筆錄》之中都有,是修士用來鑒別一物是否有靈韻的,或者說,是要看天下的萬物都有其靈韻,但是大多都是靈韻逸散不凝聚,為淡白,若是能比尋常之物濃郁,便可以稱呼為靈材了。

修行者將其取回來,引導其靈韻形成雲篆。

如此只需灌注入法力,便可以一刹那形成雲篆,施展出神通。

便是【法器】。

若雲篆並非單一,而是凝聚出大量雲篆,匯聚成江河一般,可稱呼為【法寶】,而波濤若如同河流匯聚成了天下水脈一般繁復的網,便是【仙家之物】;而後《成仙錄》又提起最高之物,是濃郁如金色流光的【靈寶】。

少年道人手指捏成了指決,輕輕地在這一張白紙上一點,於是從他的手指處,泛起了一層淡淡的金色流光。

流光瀲灩朝著外面散開來,終究將一整張白紙籠罩。

白紙之上,文字氣韻流轉。

金光堂皇從容。

少年道人怔住,看著這散發著金色氣息的白紙。

雖是稚嫩無比,雖是位格極低。

可是單純從性質上來說——

這已是一件【靈寶】。

“但是,那只是寫了一個【敕】字。”

上謂之靈,施鎮五嶽,安國長存,下謂之寶,【靈寶】玄妙,萬物之尊。

少年道人回憶起來這個敕字的解讀,隱隱明悟了這個字的些許用法,創造出這個字的那位前輩,似乎是曾以此【太赤靈文】來煉諸多靈寶,一個敕字,可以衍化出三千雲篆,那麽一個字落下,自然就相當於一氣呵成地刻錄了三千雲篆。

而這三千雲篆,更是以一點為核心,變幻莫測。

“以一字,就可以煉化出靈寶。”

“好厲害的煉器之術……”

“不,這已經可以算是直接【點化萬物成器】的級別了吧。”

齊無惑撤去了法決,手掌拂過白紙,元神也隨之而動,如同塵世間的劍客,拿到一柄劍,在手中總要試一試,知道了這劍的銳利程度,重心,而後在使用的時候,才能夠如臂使指,隨心所欲,修行者也同樣要明白法寶的特性。

齊無惑的性靈澄澈,倒影此物,感受其變化和特性。

可當明白了這件寶物的時候,少年道人卻忽而沒有了先前的一絲絲訝異和欣喜,手掌拂過文字,只是余下一種難言的情緒。

此物,非金非玉。

材質是非白紙,非墨,而是諸多眾生遺憾。

以紅塵為其材,以性情為其火,一字敕令,以成靈寶的。

而現在卻也只是雛形而已,還沒有“淬煉”,若是能夠完成那些文字所記錄的遺願,或許此物才能真正成為靈寶,以紅塵為材,以因果而淬火,如此可得靈性,是以稱之為【靈寶】,少年道人手指輕點,仍舊運轉【敕】字,白紙忽而潰散,唯獨文字卻還懸浮於虛空之中。

“此物要見證和完成諸多【遺憾】,以人的【願望】和【紅塵】來淬煉其成器。”

“萬物有靈。”

“所以才有資格稱呼為【靈寶】嗎?”

“原來如此啊,見證諸苦諸相,以蒼生萬物之靈,銘刻於器,化以為寶。”

“如此修行,或可稱【靈寶】道。”

少年道人閉目思考著,老師讓他離開,自己去見證紅塵,傳授給他的,也只是太上一脈的心決,這心決可以說是太上一脈的修行方法,但是卻只有一條道路,只有方向,並沒有更具體的修行法門和關竅。

老師是要他行走於紅塵,見證諸多法門,神通,而後走出自己的道路。

如同師姐創造出了混元劍典。

而師兄走上了扶龍庭的道路。

哪怕是偏離了老師的道路,可也是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眼下這一條道路,是否也可以融入太上一脈的總綱,而後以此為見證呢?

少年道人手撫此書卷,細細品味自己想到的東西,忽有所感,順勢提筆,用雲篆寫下文字。

【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

【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

【靈寶道】

復又頓了頓,提筆少年玩心起來,寫下道——

【無惑道君觀靈寶道有感】

搖了搖頭,齊無惑哂笑道:“還是孩子氣呢。”

旋即見四下無人,垂眸小聲地笑著道:

“不過寫得真好。”

天界·丹陽天宮。

已經有丹陽天宮的弟子們回來,要開始搜查上清的【籍錄】了。

丹陽妙化天君卻怔住,見到玉璧之上,文字若隱若現。

而後又一次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