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又過好幾天,到了趕集日。如平山村雙日集市,地理位置不錯,是附近數一數二的大村鎮,大集也分外的熱鬧,家裏的針頭線腦,各種腌菜,飯桌矮凳,大集上都有人賣。當然,都是一些農家人的東西,精細齊全肯定是沒有城裏精細齊全的了,不過勝在方便、便宜。

李小寒左顧右盼,既新鮮又好奇,探頭尋找自己需要的東西。

“娘,豬肉在這邊。”李小寒拉著王氏走向豬肉攤子,其實就是幾塊芭蕉葉上盛了一扇豬肉,集市的消費能力也就這樣了,多了賣不出去。

“大叔,還有豬板油不?多少錢一斤?”李小寒利落問價。

“你來晚了,豬板油賣完了。這五花肉要不,夠肥,十五文錢一斤。”賣豬肉的大漢答道,豬板油可是好東西,早早的就被人賣走了。

“娘,要不?”李小寒特地咨詢王氏的意見。

“來……來兩斤。”王氏應道,心裏開始計算,兩斤五花肉多少錢來著。

“來兩斤五花肉,哎,大叔,這骨頭多少錢一斤?”李小寒盯著那光禿禿只剩骨頭不見肉的筒骨問到。

“哎,這個骨頭三文一斤,你要拿兩根骨頭,我算你五文兩斤。”骨頭沒有肉,又重,十分不受歡迎,大漢便便宜賣了。

“娘。”李小寒扯一扯王氏的衣擺,王氏點頭了,李小寒便輕快的說,“來兩根骨頭。”

豬肉大漢利落的切兩斤五花肉,再拿稻草串起兩根骨頭,“一共三十七文。”

李小寒皺起眉頭,“幫我把骨頭砍斷。”

筒骨砍不斷,骨髓怎麽出來。它的精華就在骨髓裏呀!

前世李小寒去過粵省旅遊,那邊的人尤其喜歡筒骨湯。連李小寒自己,再怎麽說脂肪多嘌呤高都擋不住對筒骨湯的喜愛。

那一層油汪汪軟乎乎的骨髓,吸溜一下被吸出來,在舌尖輕輕一抿,輕易滑過喉嚨,讓人回味無窮。

又香又軟又滑,秋冬之際,尤其適合囤一點脂肪。

“砍斷?”賣肉大漢猶豫的問。

“對,砍斷才能吸出骨髓啊。”

李小寒的神色太過坦然,賣肉大漢差點以為自己錯了。

雖然有點嫌棄李小寒事多,但是,大漢猶猶豫豫,還是舉刀把筒骨砍斷。

嗚嗚嗚,就料到了,他心愛的殺豬刀,卷刃了。今天回去得好好磨一磨。

李小寒對大漢的痛苦一無所知,愉快的買完豬肉,又見前邊一個魚攤子。

李小寒直奔過去,卻略過了那又肥又大的福壽魚鱔魚鯿魚,指著一堆小雜魚問,“賣魚伯伯,這魚多少錢?”

賣魚的老漢奇怪的看一眼李小寒,不是應該買大魚嗎,“這一堆雜魚,你如果全要了,七文錢就成。”

李小寒看著那堆雜魚,約莫三斤,便覺不貴,扯著王氏的手說,“娘,買了吧。”

王氏見李小寒想要,自然是不會反對,掏錢買了。

買了肉,買了魚,又看見有一個大娘賣鹹酸菜,極便宜,李小寒又買了兩把。

肉、魚都有了,糖、鹽、醬、醋家裏還不缺,王氏和李小寒滿載回家去。

回到家,王氏先把骨頭洗了一洗,便直接放進鍋裏。

“娘,等一等,放姜,我喜歡吃姜。”

李小寒知道現在不可能說服王氏把骨頭過一次熱水的去腥氣的----都煮出油來了,怎麽可能倒掉,便慫恿她娘多多的放姜,盡量去掉肉騷氣。

王氏自然是無所不從的,不過是想吃點生姜,家裏山地自己種著,想吃多少放多少。

骨頭放瓦罐裏煮著,王氏帶著李小寒處理那一堆的小雜魚。小雜魚兩個手指大小,要把內臟都清出來,費功夫,最後可能還沒有幾兩肉,因此很便宜。

“娘,咱們不是要把肥肉剔出來炸豬油嗎,要不把小魚炸了,把剩下的肥瘦相間肉也炸了?炸了的肉壞得慢。”李小寒慢慢解釋說。

王氏從昨天的煮野菜中得到了信心,想了想,點頭道,“行,咱們炸著吃。”

這一天的中午,李賢東等人是在油炸的香氣中度過的。本來幹活就費了一把子力氣,這香氣更讓人覺得饑腸轆轆,恨不得能吃下一頭牛。

好不容易等到中午,眾人根本不用招呼,統統圍了過來。

主菜是炸到骨頭都酥脆的小魚,根本不用吐刺,整一條魚嚼巴嚼巴,鹹、香、脆、酥,人人吃得停不下來。

眾人吃得眼神一亮,要往常,除了那窮的揭不開鍋的,誰人正眼看過這小雜魚:除了骨頭和刺,沒有幾分肉,還得費老鼻子功夫來開肚刮魚鱗,有那功夫,做點什麽不好。

如今看來,不是小雜魚不好吃,是自己家做得不好。人家這做的,就一句好吃。

炸完魚和肉的鍋,油盛回油罐,鍋底剛好可以用來炒胡瓜。先放兩瓣野蒜頭,炒出香氣,再放胡瓜片,大火爆炒,炒出來的胡瓜,又嫩又甜,吃著便覺得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