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125(第3/4頁)

趙凜已經足足忙了好久,難得停下來,一睡就睡死了過去。李州牧找過來時,他還沒起來。

李州牧很想去把人叫起來,可趙寶丫坐在趙凜房門口,他只得認命的等。

等到第二日,太妃都快下葬了,趙凜才睡飽起身。

聽聞李州牧的訴苦,他喝了稀粥,不僅不慢道:“你就讓他埋吧,他埋下去你晚上偷偷找人挖起來焚了不就得了。犯得著和一個不講道理的老頭子生氣?”

李州牧驚恐:“挖墳啊?”

趙凜挑眉:“不會?要我教你?”

“不不不!”李州牧連連擺手,倒不是不會,只是有些怕。

趙凜這人真勇,能想出這麽一個餿主意。

趙凜吃完早飯就往外走,李州牧連忙起身問:“去哪?”

趙凜:“太妃亡故了,封地的官員總得去悼念悼念,州牧大人也一起去吧。”

李州牧有點反應不過來:他們這群朝廷官員和靜王府鬧得勢同水火,這是去悼念還是去看笑話的?

難道是去看看人死透沒?

但,顯然,趙凜真是去悼念的。不僅買了香燭紙錢,甚至還請了十幾個道士來給太妃念經超度。

李州牧看到那群道士的時候,瞳孔簡直地震!

荊州還有道士這玩意?

不是,趙凜真有這麽好心給太妃超度?

事實證明,趙凜不僅真有這麽好心,還特別前程的在靈堂上了三炷香,然後聽了會兒經。只是苦了這群響馬,哪裏會念什麽屁的經文,全是在亂嘀咕。

只要讓人聽不懂就是了。

老管家是恨趙凜的,原想把人打出去,但又想到太妃是染了病去世的,怕她真不能登極樂。也就勉強接受這群道士念經了。

咿咿呀呀的唱念聲中李州牧都快睡著了,靈堂裏鬧哄哄的。趙凜撇下一眾人出了靈堂,徑自往太妃的寢殿去。

寢殿裏,綠湖和阿彩正在收拾東西,見趙凜過來連忙行禮問安。

趙凜看看地上的幾個箱籠,問:“這些是?”

綠湖忙道:“這些是太妃的遺物,太妃臨死前交代要讓人送到京都給王爺的。”

趙凜眸光微轉:“那不用麻煩另外找人了,本官不日就要啟程回京都,這些東西本官替太妃帶去給王爺吧。”

兩個婢女遲疑,趙凜又道:“如今太妃去了,王府也沒個主人,你們王爺一時半會是回不來了。若是你們想出府或是出荊州去找親人,本官可以做主還你們賣身契。”

兩個婢女眼睛立刻亮了,朝著趙凜連連磕頭:“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趙凜很順利的把太妃的遺物帶回了縣衙,然後當著李州牧的面打開箱子翻找。翻到一些賬本和書信,坐在那看了起來。

李州牧疑惑:“趙大人不是要把這些東西送到京都嗎?”

趙凜邊看書信邊道:“誰說本官要回京都了?”

“你不回京都?”李州牧驚得站了起來,“鼠疫前你就是要回京都的啊?現在鼠疫沒了,金礦案也破了,靜王府也垮了,你不回去留在這幹嘛?”關鍵是,趙凜不回去,他要怎麽辦?

趙凜頭也沒擡:“州牧大人別激動,下官已經上書皇上,荊州百廢待興,盜匪猖獗,本官要留在這一段時間。繳獲的黃金一半由您運送到京都,您放心,一個京官是跑不了的。”

聽他這樣說,李州牧頓時松了口氣:只要他能回京什麽都好說。

李州牧遲疑:“皇上能同意您留在這嗎?”

趙凜把書信合上:“他會同意的。”

事實上,藥方剛配出來的那日,趙凜就寫好了折子讓人送了出去。

折子上把荊州的慘狀描述了一遍,又對皇帝好一頓歌功頌德,言明他是代天子拯救荊州百姓。帽子戴得太高,弄得皇帝騎虎難下發了好一頓脾氣。

他惱怒的問大理寺卿邢大人:“趙愛卿是對朕沒有支援荊州不滿嗎?”

邢大人立刻跪下:“皇上,趙縣令是萬萬不敢的。他對皇上的忠心日月可鑒,他想治理好荊州也是在替皇上分憂,一來可以徹底掃清靜王府,讓靜親王沒了依仗。二來,是收服荊州百姓的心,讓荊州百姓知道除了靜王府外還有皇上。三來,趙縣令不是也染了鼠疫,傷了根本嗎?他本來身體就弱,實在不宜舟車勞頓,不若等他好了再回京也是一樣。”

“況且,他在信中不是說了,李州牧會先帶著一批黃金進京。”

老皇帝一聽,怒氣消了幾分。

邢大人繼續道:“倒是聽說燕平山那個什麽威猛將軍,趙縣令同肖鶴白一戰時,前去求援,他置之不理。此人實在是莽夫,險些耽誤了要事。”

老皇帝的怒氣被轉移,揮手道:“那就下一道聖諭,送一車書去給他好好讀讀,再讓人打他五十軍棍,讓他長長記性!”他想了想,還是覺得金子沒到國庫心裏不踏實,又補充道:“你寫封信告知趙愛卿,也別讓他耽擱太久,最多三個月務必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