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鹽稅制度(第3/4頁)

“柴齊,翰林院不養閑人,如果你願意當畫工,那就跟隨盧家送海鹽到暮山縣;之後,再跟隨盧家派出的運鹽人,將沿途看到的怪病、或者難治的病人,都畫下來。”

“畫得越真實越好,打聽得越細越好,你的畫可以交給郵差送回國都城。你可願意?”

柴齊雖然很喜歡畫飛來醫館,尤其喜歡大熊貓和小熊貓,心中不舍,但他打小就有當“畫天下”的心願,只苦於囊中羞澀,畢竟在大郢遊山玩水也是非常昂貴的。

於是,柴齊提了心中疑問:“請問陛下,盤纏、吃食、四季衣服、畫紙和畫筆這些,需要自備嗎?”

潤和帝哈哈大笑:“一應費用自然由翰林院出,月俸準時發放,但你必須呈交畫作。”

“啟稟陛下,奴願意畫遍大郢。”柴齊的性格和畫風一樣,務實又勤奮,衣食不愁、畫筆畫紙無限量供應,解除了後顧之憂,不論畫多少張都不會累。

潤和帝的臉色一沉:“若你辜負畫紙畫筆,隨意隱瞞歪曲事實,一經發現,必有重罰。”

“奴謹遵陛下教誨。”柴齊怎麽也控制不住上揚的嘴角。

潤和帝很隨和:“你跟著盧常卿下山,辦妥入職事宜,收拾行裝跟隨盧家家仆出發,不得有誤。”

柴齊再次行禮:“啟稟陛下,奴到飛來醫館後,受到醫仙們的諸多照顧,連紙和筆都是他們贈送的,奴……”當時出發得急,身無分文上山,每天三餐都吃食堂,除了謝謝,什麽都沒付出過。

潤和帝示意柴齊繼續說。

柴齊從畫夾裏找出一張折疊的畫紙,恭敬地交到鄭院長手裏:“真心之拙作,感謝醫仙們。”

鄭院長很意外,打開畫紙一看,背景是非常逼真的搶救大廳,畫了所有在搶救大廳工作過的醫護們,每個人都栩栩如生,也包括自己和坐著電動輪椅的金老。

鄭院長和醫護們看得有些呆,輪椅上的金老笑著向柴齊致謝:“多謝柴畫師,飛來醫館的紙筆有很多,你多帶些下山吧。”

於是,供應科保科長接到金老電話,給柴齊送來了一大箱紙和筆,畫筆包括但不限於油畫棒、水彩筆和水粉顏料。

柴齊激動得熱淚盈眶,又從畫夾裏找出七張畫紙:

第一張,供應科保科長開著液壓叉車、志願者們拖著液壓轉運車在醫院大門口裝糧食;

第二張,保科長和食堂大廚們搬運食材,庫房裏新鮮的食材堆得整整齊齊;

第三張,食堂大廚和志願者們做早食,炸得胖胖的油條,冒著熱氣的鹵蛋鍋,大鍋的豆腐湯;

第四張,全體保安站在停車場邊,聽隊長王強開晨會布置工作;

第五張,是食堂大廚和志願者們在後廚準備龍蝦大餐,圍在一起刷龍蝦,剁蒜蓉,配調料;

第六張,亮著紅□□的警務室,狄警官和小葛警官在晨跑的畫面;

第七張,是刑警老秦和火調員鄔筠背著登山包,穿著全套冬裝,走向醫院大門,旁邊的鄭院長和金老眼中的擔憂非常明顯。

供應科保科長看得鼻子都酸了,怎麽也沒想到,做後勤的也有被看見、被記住的時候,更沒想到從不和人說話的柴齊畫師,把所有人都畫在紙上。

看過畫的人心裏很清楚,畫師柴齊這三個月,除了吃飯睡覺,真就不停地在畫,不然根本不可能有這麽多成品畫,對畫畫是真愛。

柴齊小心翼翼地抱起大紙箱,向醫護們點頭微笑,跟著盧湛離開搶救大廳。

醫護們在搶救大廳的窗邊,看著柴齊走出醫院,默默在心裏祝他一路平安。

潤和帝讓殷氏兄妹退下後,半躺在床頭,閉目養神,開始期待柴齊發回國都城的畫。

盧家的效率也是極高的,第二天一大早,鐘鼓聲響起,盧家馬車載著送信家仆和辦好入職的柴齊,以及一馬車的海鹽,在盧家護衛的護送下,駛出國都城的延平門,向暮山縣出發。

馬車駛出延平門後,柴齊掀開帷裳向外張望,晨曦的光縷進天邊浮雲,給飛來峰頂的飛來醫館投下了層層光霧,依然清晰。

也是這個時候,忙活了小半夜的金老,吃完早飯後遞了一撂紙頁給潤和帝,最上面一行大郢文字“鹽稅制度”。

潤和帝將紙頁擱在餐板上,一字一字地仔細看。

金老在裏面列出了由官府出面與各地商人合作,監管鹽礦、制鹽和加工等流程,並控制特殊鹽轉運、發放和售賣等措施。

目的是讓所有百姓都能吃上物美價廉的食用鹽,讓暮山縣山區的貧苦山民,也能吃上花銷得起的海鹽;同時國家也有穩定的稅收部分。

紙頁的最後一行:“一點淺薄之見。”

潤和帝反反復復地看了三遍,然後將紙頁傳給其他老臣們看,每個人都極為認真,看完後遞給隔壁床的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