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5頁)

眼皮子淺的人,或者就只是奔著錢去的人,他們只看到雪團前三款遊戲都是因為市面上沒有而大熱大爆,特賺大賺。於是他們定然會狠狠把握住這次機會,成批地上架這兩種類型的遊戲,以填補市場空缺。

好不好玩,質量優不優先不說,到時候他們只需要花少量的錢去側面宣傳一下,他們已經做出來雪團所說的遊戲了,玩家這不就來了?

甚至都不一定刻意去蹭雪團的流量,光是這兩種新類型,本身就能吸引到不少沒見過的玩家。

如果裏頭,有那麽一兩款玩家覺得還不錯的,即便後面你雪團再出,也會得一個“繼XX遊戲之後又一個戀愛/偶像養成遊戲”。

你雪團不再獨特了,不再是第一個了。玩家見識了一堆好的壞的類似遊戲之後,即便對你仍抱有期待,但期待值也會無限拔高,只要有那麽一點拉了跨,那麽曾經積攢下來的“新一代天才遊戲設計師”的名號也將不負存在。

尤其是前面成績那麽好,後出的這兩款,有任意劇情和抄了他想法的遊戲有一點點關聯,事情就更糟糕了。就比如A遊戲的角色在做完某任務之後要吃飯喝水,你雪團的遊戲角色也是做完一個任務之後,也開始吃飯喝水,明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就因為都吃飯喝水了,你們又剛好是同類型,要被人扣上抄襲的大帽子。

別覺得離譜啊,這種事可多了去了。

劣幣驅逐良幣在他們這個圈子裏也不是什麽新奇事。

所以啊,一些前輩和正常的遊戲設計師才會覺得,這次雪團要吃大虧,這坑還是他自己挖的:他無形之中給自己原平坦的路,設下了道道難關,一個不小心,就得摔斷腿脖子。

不過年輕嘛,氣盛些也很正常。就像他自己那款《攀登》,往上的路哪有不艱辛的,有挫折不可怕,摔斷的腿,現在醫療科技這麽發達,要站起來也就是分分鐘的事,可怕的是從此再也不敢站起來了。

正如這些前輩和遊戲設計師所預料的那樣,一瞧見晏雪洲這條動態的某一些人腦子裏立馬就聽見錢進賬的聲音了。

並且想大聲跟晏雪洲:真是謝謝你啊!這下發了!

但他們又不傻,自然沒真的發這聲感謝,只會在心裏銘記,主要感謝雪團太年輕太不小心,一邊罵他蠢一邊立馬拿著這個寫題思路去答題。

而另一邊,發完動態的晏雪洲就已經切換到創作模式,開始寫這兩個遊戲的框架了。

戀愛遊戲先確定遊戲背景,得方便星際的玩家們代入,比如大背景,也是星際,星際也存在異獸。

而有的部分,卻又不能太貼近現實。比如主要地圖,就是某所學院,還得是經典的貴族學院。比如女主/男主是穿越而來,成了這所學院某個落魄貴族的千金/少爺。遊戲主角不是這個世界的人,也因此TA有眾多與眾不同的地方,本只是打算當當背景,做個路人甲,曬曬鹹魚,卻不曾想吸引了“故事”裏眾多人物的注意,成為誰都想要親近的萬人迷。

圍觀“故事男女主”爭吵,當個吃瓜群眾。吐槽“故事反派”降智操作,引得旁人頻頻驚嘆側目。本該是“男主角”英雄救美,結果“男主角”遲遲不到,TA只好臨時當個武替救下美人,反而贏得美人100%好感值……就此,“故事”既定的命運齒輪,開始亂轉……

然後,就成了:

真討厭啊!我本來想安靜當個美少女/美男子,怎麽就偏偏成為了人群中心呢?明明是落魄貴族,怎麽經歷了一系列事後,反而還被封了爵位呢?!走開啊,你們這些該死的珠寶!還有你們這些王子公主,我才不想跟你們每個人都談戀愛,很累人的好不好!

可惡!今天也是鹹魚失敗的一天!

就相當凡爾賽!

別人求之不得的,卻是你輕易得到的。玩家不得爽翻?而且星際還沒有流行起這種反套路,應該能給星際玩家們帶來一點小小的震撼。

至於到底有哪些人物,這些人物都有什麽設定,就都後面再做了。

打完這個框架,晏雪洲保存好,又迅速開了空白档開始搞偶像養成的。

偶像愛豆,兩大主要技能就是唱、跳,加分項是創作、樂器,必備技能是形象管理,隱藏要技是情商。

在這幾個能提升偶像屬性值,讓其發展成為全能偶像的項目上,玩家必須得有足夠的參與感。如此,才算得上是養成。

唱歌——角色需要練習/表演一首歌曲時,玩家得學系統給的一段旋律,對著麥克風哼或唱出來,只要調準了,角色就會獲得相應的經驗值以及唱歌技能的熟練度。

跳舞——角色需要練習/表演一段舞蹈時,玩家倒不用跟著跳,但得像跳舞機一樣,操縱角色去踩提示的符號,以使得角色做出流暢的舞蹈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