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第二屆(第3/4頁)

“師父你要這麽說,我可就不辦了,等您過了兩百歲再說。”夏芍故作嚴肅。

老頭兒一聽立馬像以前一樣瞪她,“等我過了兩百歲,你見誰活過兩百歲?”

“您活一個,不就有了?”夏芍說著自己也笑了,“再說我還準備辦第二屆、第四屆呢。”

“那我可得多吃半碗飯,等著看你的第二屆、第四屆。”

蘇書記這邊給了回復,市商業局那邊的確沒著急辦這個交流會,過了中秋才把消息放出去。

省裏照例派了人下來考察,來的照例是秦一嫂,“快退休了,過來站好最後一班崗。”

機關單位退休晚,要是在工廠,她這個年紀已經退休了。當初機制餅幹班那些人就退得只剩一個小唐,兩人時隔十幾年又在這種情況下相見,只覺時光荏苒。

十一月份,省裏有通知下來,將交流會定在了次年的五月一。

葉大勇皺眉,“是不是晚了點?”

“是有點晚。”夏芍說,“不過日子比較有意義,又是春暖花開的時節。”

彼時她已經當了兩個多月的車間主任,陳寄北下那批木料也早就到了。做好的木桶整齊地堆在院子裏,占據了夏母之前用來種菜的角落,以後估計還會占據更多。

“這個院子還是小了。”夏芍覺得家裏根本放不下。

陳寄北也知道,“等明年,我看看能不能弄塊地方。”

等第一年,他第一件事卻是向單位申請了停薪留職。

消息傳出去,全土產嘩然,這已經是他做出的第一次驚人之舉了。

第一次他放棄了技術工的高工資,調崗去了銷售科,算是調成了,賺的提成比工資還高,這次呢?

停薪留職單位可就不給發錢了,甚至每個月還要倒給單位錢。就連停薪留職這個概念都是剛有的,很多人聽都沒聽說過。

旁人跟夏芍提起,總不免讓夏芍勸勸他,叫他別沖動,他在銷售科幹得多好啊。

夏芍只是笑,“沒事,我不是還上班呢。”

大家一想也是,陳寄北不上班,家裏不還有一個車間主任,還有房子,怎麽也餓不著他。這有個能幹的媳婦兒就是好,想幹什麽就幹什麽,想不上班也可以不上班。

然後又都開始勸夏芍,叫她別太慣著陳寄北,哪有大老爺們不上班的。

“這下好,你真成吃軟飯的了。”回到家,夏芍笑著和陳寄北說起此事。

陳寄北正在記賬,聞言頭也沒擡,“那不是正好。”算完合上筆記本,將筆夾進去,才支了肘淡淡撩眸看她,聲音低到不可聞,“正好在家給你侍寢。”

話是用氣聲說的,夏芍敢保證絕沒有第一個人聽見,但還是下意識四下看了眼。

“沒事,他倆作業還沒寫完。”像是知道她在想什麽,陳寄北道。

夏芍就忍不住捏了下男人的臉,“一天天看著正經,說話一點不正經。”

陳寄北任著她捏,等她捏夠了,才說:“地方我找好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夏芍知道他說的是腌菜的場地,“等我休班的,這兩天廠裏又上了新東西,我得盯著點。”

等夏芍休班,院裏的木桶早被擡走了。

陳寄北租的是江城的老棉織廠,六幾年就因為經營不善黃了,工人全轉去了其他工廠,廠房就空了下來。廠區不大,還帶個院子,剛好可以用來曬山菜。

因為荒廢了太久,房屋已經很舊了,門窗全都透風。

陳寄北只收拾出了其中一排平房,先將做好的木桶放了進去,“這邊不能沒人看,我請了何叔。”

何叔年紀大了,瓦匠的活肯定幹不了了,又沒有退休金,看個大門倒的確合適。

兩人正說著,陳寄北訂的大缸來了,一共十個,全都是直徑一米的。比食品廠用來裝糖漿那種能裝個一千四五百斤的肯定要小,裝個二四百斤山菜也夠了。

缸是夏芍給的錢,光這十個就花了五百多。

這還是便宜的,食品廠那種特大號一百六一個,五百多只能買倆。

晚上回去算賬,夏芍都有些慶幸,“還好這半年又收了二百多房租,不然都不夠二千了。”

這生意果然不是誰都能做的,菜還沒收呢,他們前前後後已經花出去一千多了。好在不管桶還是缸,都可以反復使用,明年就算要買,也不用買這麽多了。

一切準備就緒,四月底,江城周邊開始薅山菜了。

何嬸兒、金美雲她媽甚至孫清她媽,陳寄北發動了所有人脈,專門在常薅山菜的幾個山頭下山路上等著收。這樣不用背著東西去土產公司的收購點,很多人直接就賣了。

反正價格差不多,能少跑一趟,誰願意多跑那一趟。

收完陳寄北會租了車過去拉,按照收購量,給幾人結當天的工錢。

何嬸兒這輩子就沒上過班,晚上回家直嚷嚷累,嚷嚷完,第一天又數著錢收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