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第二屆(第2/4頁)

“通知都還沒下來,你就不管了?你這退得比你師父還徹底。”

蘇書記笑了笑,聽這意思,顯然升夏芍做主任這事成了。

車主任神色一松,笑著給他倒了杯水,“她能幹,當然是能者多勞。”

說話間,毛毛蟲面包已經做好了。

蘇書記和車主任年齡都偏大,只掰下來一塊嘗了嘗,“光聞味都比原來的面包香。”

“價錢也好。”夏芍說,“奶油和黃油都不便宜,雖然用的也不多。”

“那就跟宮廷酥一樣,走你說那什麽高、高……”

“高端路線。”

“對,高端路線。”車主任點頭,“也不知道你哪來那麽多新鮮詞。”

夏芍只是笑,“都是我瞎編的,聽聽就好。”

蘇書記卻覺得這個詞不錯,“都是指精細不好做的點心,這個就比細點好聽,顯得咱們廠也緊跟改革開放的腳步。我看量別做太大,光憑著這什麽奶油,就不愁賣。”

嘗完面包,他才道明來意,“市商業局剛找我開了個會,問咱們廠新品的事。”

十多年過去,老一輩的不少人都退了,換上了新人。所謂新官上任二把火,正好又趕上國家改革開放,估計市商業局也是想趁這個機會,看能不能做出點成績。

夏芍沒急著說話,靜靜等著下文。

蘇書記就看了她一眼,“市裏的意思是既然上次交流會辦得很成功,咱們又有新東西,不如再辦一場。也算是帶領咱們省的食品行業,打響改革開放的第一炮。”

車主任突然想起土產談成第一筆出口的時候,提起當年的交流會,他們都有些唏噓。

只有夏芍,篤定地說還會有第一屆。沒想到第一屆真的要來了,還是主動找上門來的。

但東西是夏芍研究出來的,願不願意教給別人也是夏芍說了算。雖然心裏頗多感觸,車主任還是問蘇書記:“市裏是商量咱們,還是讓咱們必須辦?”

“是商量咱們。”蘇書記說,“比較客氣,問咱們方不方便。”

這就讓人舒服多了,車主任望向夏芍。

夏芍拿出的都是比較簡單的東西,只有手指餅幹有些制作難度,要說新鮮,新鮮的其實是樣式和裏面用到的奶油,別人要想跟著做,也不是完全做不出來。

不過要想辦,現在卻不是時機,“馬上中秋節了。”

蘇書記也知道,“市裏只是有這麽個意向,沒說具體時間。上一次咱們辦得倉促,有好幾個食品廠都沒來,這次如果要辦,肯定要辦得隆重,多做些準備。”

說到這裏他還笑了下,“也讓他們搞個選拔,選來咱們這學習的人。”

說起選拔,夏芍突然想起當初的常副主任常金順。

因為他橫插一腳,老羅不得不搞了一次公開選拔,從她和葉大勇間選出一個去省城學習。

礙於師徒情分,又實在找不出有力的證據,老羅只是把人逼走了。也不知道他調去五城食品廠之後怎麽樣了,上次交流會五城食品廠沒來人,打聽都沒地方打聽。

不過有省城食品廠的例子在前,說不定這次搞第一屆,五城那邊會來人。

夏芍尋思著,一擡眼,發現車主任好像也想到了什麽,有些出神。

送走蘇書記,他跟夏芍說:“有陣子沒去看師父了,找個時間一起去看看吧。”

夏芍沒有意見,“行啊。上回我去,他正在家裏種花,也不知道種得怎麽樣了。”

老頭兒退了休沒事幹,又不能做老本行,只能在家裏種種花,養養草。

不過手還是癢癢,一到過年就在家炸饊子,做套環,哪怕一口不吃,也得做了心裏才舒坦。師兄妹倆進門的時候,老羅正把烙好的餅皮夾上豆沙,“爺爺沒說錯吧?這個在家也能做。”

他六歲的小孫女就站在鍋邊,抱著做好的銅鑼燒咬了一口,“好吃。”

又歪了小腦袋,滿臉期待問爺爺:“奶油呢?奶油也能在家做嗎?”

自從毛毛蟲面包上市,簡直成了小孩子的夢中情包。每天心心念念,就是再嘗一口那甜甜的奶油。別說老羅的小孫女,半夏那麽大了,都抵擋不了。

“奶油……奶油……”老頭兒顯然被問住了,見到夏芍忙問她:“奶油在家能做嗎?”

“能是能,不過特別麻煩,廠裏的奶油都是從外面進的。”

夏芍手裏就拎著毛毛蟲面包,笑著拿出來一個遞給小丫頭。

小丫頭那眼睛瞬間就亮了,可還是看了眼爺爺,見爺爺點頭才敢接,“謝謝夏姑姑。”

“這時代真是變了,什麽稀奇古怪的東西都有。”老頭兒有些感慨。

不過聽說要辦第一屆交流會,他還是很高興的,笑起來,連因為削瘦而格外多些的皺紋裏都透著愉悅,“那你們可得趕緊辦,要是辦晚了,我還不知道能不能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