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好普通的名字

開學季。

七點到校,黎棠六點四十才起,洗漱穿衣磨蹭下樓,餐桌上放著冒熱氣的早餐。

包子油條還有豆漿,沒一樣是黎棠喜歡的。圍著餐桌繞了一圈,打開冰箱門的時候,黎棠小幅度扭頭,往廚房裏看。

這處住所是棟面積不小的雙拼別墅,雖不及黎家在首都的獨棟寬敞,但在三線城市吊車尾的敘城當地已算豪宅。房子上下五層,一樓客廳挑空,西廚開放式,中廚帶門,位於整層的北面。

在廚房裏忙碌的女人轉過身來,看到黎棠立刻匯報:“早餐在桌上,夫人還沒起。”

黎棠本也沒打算問她,因而產生了一種被看透心思的窘迫。

他故作無事地別開目光,從冰箱裏拿出一盒牛奶,扭頭的時候甩上冰箱門,給剛上崗一周不到的阿姨丟下一句:“嗯,我先走了。”

出門實在太晚,哪怕一路上司機在早高峰的車流中風馳電掣,到學校門口也已經七點半。

黎棠的高一就讀於首都的國際學校,無論課程安排還是出勤考察都遠不及眼前的敘城一中嚴格。不過今天是開學第一天,黎棠又是轉學生,高二(1)班的班主任劉老師從門口崗亭處領到人,帶到辦公室做好登記,就把人放走了。

走到門口,黎棠忽然聽見劉老師問:“誒等一下,你是不是還沒領新書?”

於是黎棠還沒來得及進教室,就先被班長帶著去領書。

高二課程多書也多,黎棠拿不動,好在有班長幫他分擔一大半。回教室的路上,黎棠察覺一道視線停留在自己身上,不甚愉悅地偏頭,見那剃了平頭的班長呲牙一笑:“我叫李子初。”

黎棠禮尚往來地自報家門。

大約是想和新同學搞好關系,李子初上前一步靠近黎棠,壓低聲音提醒:“學校不讓帶手機,會被沒收,記得找個安全的地方藏起來。”

黎棠初來乍到,怎麽會知道哪裏安全。

上午課間操,黎棠因為沒有穿校服被留在教室。周遭無人,他正大光明掏出手機,點開之前學校的班級群。

兩節課沒點開群聊,已經積累了一百多條未讀內容,同學們都在聊周末去哪兒玩,聽說城郊新開了一家馬場,一批品質不錯的小馬駒正在開放領養。

黎棠插了兩句嘴,被一名叫曹洋的同學問新學校感覺怎麽樣,黎棠擡首環顧排滿桌椅的樸素教室,看一眼背後黑板報上一屆留下的“距離高考還有xx天”字樣,嫌棄地撇撇嘴,回復:不怎麽樣。

曹洋跟他玩得不錯,立刻私聊他:怎麽了怎麽了,是條件不好嗎?

黎棠回:小城市的學校,能好到哪裏去。

曹洋:對了,你走得太急了還沒顧上問,這一走打算啥時候回來啊?

黎棠:還沒定,我爸沒說。

曹洋:最晚高考回來咯?

黎棠:嗯。

準確地說,黎棠是借讀生,他的學籍還在首都,所以無論在潯城待多久,高考必須回首都參加。

曹洋又問:不是你媽帶你回去的嗎?

敘城是黎棠母親的家鄉,這次他們舉家從首都遷居此地,是因為母親生了一場病,黎棠的父親體諒她遠嫁心情郁郁,特地送她回鄉靜養。

其實本不必把黎棠一起帶上,是黎棠自己非要跟來。自記事起他從來沒離開過媽媽,每天都和她待在一起。

黎棠:嗯啊,至少得等我媽身體好一點吧。

這個回答在曹洋意料之中,他還是忍不住吐槽:我就知道,你個媽寶男!

黎棠也不否認。

無聊的一上午過去,午休時間,黎棠去學校外面的小賣部買了個三明治,撕開包裝咬了一口,眉頭立刻皺了起來。

好久沒有這種進食只為填飽肚子的感覺,黎棠堅持將那硬得能剮傷食道的三明治吃下去半個,邊咀嚼邊懷念媽媽做的飯。

是的,懷念。媽媽已經很多年沒有親自下廚了。

敘城一中高中部設有食堂,之所以沒去那裏吃飯,是因為嫌擠。

距離下午上課還有一個多小時,從洶湧撲向食堂的人群中艱難穿過,黎棠來到了位於校園北面的綜合樓。

這裏算是安靜,樓道裏更是一個人都見不著。

在黎棠的印象裏,綜合樓是美術和音樂教室的所在地,對於忙於學業的高中生來說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方,得天獨厚的休息場所。

然而校方許是擔心設備器材丟失,黎棠一口氣爬到四樓,一間開門的教室都沒找到。

再往上就是樓頂天台。九月的天氣暑氣未消,黎棠怕曬,正站在樓梯拐角處猶豫要不要上去,興許上面有可以坐著休息的地方。

忽然聽見女孩子的甜美聲音。

“剛才王妍跟你說什麽了?”

緊接著是男聲:“沒什麽。”

“她是不是說喜歡你?你別信,她跟人打賭輸了,沒辦法才跟你表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