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3/5頁)

可以看到,無論他怎麽變換方向,手中羅盤內指針所指的方向永遠都是正南。

演示完後,費晉原第一時間把東西交到了天子手中。

同時向當初托人改進它的江玉珣問:“此物可與江大人想的一樣?不知還有哪裏可以改進?”

在江玉珣看來,眼前的羅盤雖然還有一些簡陋,但已經是大周所在的時代能做到的最好的程度。

有了它之後,若是再遇到上次那樣的暴風狂沙天氣,大周軍隊也不會再被困死於原地了。

他立刻點頭道:“比我想得還要好。”

而應長川也在此時放下羅盤,並朝費晉原輕輕點頭。

見狀,費晉原當即笑了起來:“我這便去讓他們抓緊時間趕制!”

下一刻便拿起羅盤做作勢要走。

而聽了他的話之後,江玉珣忽然想起什麽似的對費晉原說:“稍等,費大人——”

正在起身的費晉原頓了一下,連忙把視線落回江玉珣的身上:“怎麽了江大人?”

理論上講,身為少府的費晉原仍然是江玉珣的“上司”。

但江玉珣當初選中“尚書令”一職,看中的便是它模糊且可大可小的職權。

如今費晉原早已不再將江玉珣當做下屬看待。

他的實權已隱約超過了“九卿”。

江玉珣朝費晉原笑了一下,並將視線落在簡易羅盤之上輕聲說:“參與制作此物者定要厚賞,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他們的名字記下來,再刻在所制之物上……對了,若是方便的話,可否將這名單也給我一份?”

他的語氣無比鄭重。

停頓幾息,費晉原便明白了江玉珣的意思。

他下意識朝天子看去,便見應長川正輕輕地朝自己點頭。

江玉珣剛才說的事雖然不大,但越過天子提出要求卻怎麽都有些……不太恰當。

可是流雲殿上的兩人,似乎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費晉原的兒子不久之前也隨天子一道去了桃延郡。

想起兒子說的某些事,他的心中忽然生出了些許的古怪……

不會真是那樣吧?

“好!”費晉原緩緩起身,他有些別扭地笑了一下道,“自然方便,稍等一會我便將名單送到流雲殿上。”

“麻煩您了。”江玉珣也起身向他行禮。

“分內之事。”

簡易羅盤做起來並不費事,但出於保密這些東西暫時不會大規模生產,而是由當初負責研究的那工匠進行制作。

戰爭雖然還沒有爆發。

但是服麟軍的出動,也預示著朝中局勢的變化。

主要負責此事的費晉原不敢怠慢。

他與江玉珣簡單說了兩句後,便離開了流雲殿。

……

不過一炷香的時間,名單就被送到了江玉珣的手中。

喧鬧了一日的流雲殿終於安靜了下來。

處理完奏章後,江玉珣便專心謄抄起了名單上的內容。

應長川不知道什麽時候坐在了江玉珣身旁,他輕輕撩開身邊鬢邊的長發:“愛卿這是在做什麽?”

江玉珣一邊寫一邊耐心解釋:“臣方才忽然想起……這世上有許多有用的東西流傳千百年,但世人卻不知它的制作者是誰,這實在是有些遺憾。若是可以的話,臣想將這些工匠的名字記錄下來,權當是留給後世的禮物。”

歷史並非屬於王侯將相的,更是屬於他們的。

江玉珣希望他們的名字被歷史記載,在這世上留下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痕跡。

他一筆一畫格外認真,甚至沒有發現天子的視線始終落在自己的身上,且比今日的春風還要溫柔。

應長川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流雲殿內再次安靜了下來。

此刻難得沒有人來找應長川,然而他卻並未在此時休息。

天子坐在江玉珣的身邊,隨他一道認認真真地將那本冊上的名字一個個看了過去,並默記於心。

-

雖然稍有些遺憾,但是克寒使臣並未在大周逗留太久。

忙完正事以後,江玉珣便於次日清晨代表去往服麟軍營的天子,將他們送出了昭都。

與第一次來訪時不一樣,此時大周與克寒早已經熟悉了起來。

送行的規程也不再像從前那般隆重,而是變得輕松隨意了許多。

春風吹起了道邊的垂柳,夾雜著某些不知名的花香。

一行人馬正順著官道緩緩向西而去。

隊伍綿延數裏,車上載滿了產自大周的茶葉、絲綢、棉布,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玩意。

眼看就要到達分別之處,身著棉布衣衫的若固有些遺憾地騎馬向江玉珣道別:“……此次一別也不知何時再見,未來若有機會,江大人也可來克寒遊覽風光,由我帶你四處遊覽!”

年歲尚輕的若固頗有語言天賦,此時他已能一口氣說完一個長句。

江玉珣笑著點頭道:“若有機會的話,臣定不會與殿下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