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3/5頁)

說著,他還伸出能動的那只手在圖上輕點起來:“幾條水道的交匯處也按照江大人所說那般留了空,未來可在此地修建城鎮。”

江玉珣不由輕輕點頭:“未來桃延郡人口陸續增多,百姓只需按照此圖逐一擴建、開墾。”

“是啊……”童海霖喝了一口茶,“那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後的事嘍。”

說著,江玉珣忽然發現童海霖似乎特意空出了些許土地:“童大人打算將這些地方留作何用?”

對面的人垂眸看了一眼圖紙,末了笑著說道:“這個啊,是留給後世的。江大人不是說桃延養蠶繅絲、養魚培蝦大有前途嗎?如今雖還未到這一步,但我們可得先給後世留好地盤啊。”

這幾年來江玉珣一直與童海霖保持著書信往來,並在信中透露了自己對桃延期待。

他原以為童海霖不會太過在意自己的話,沒想到對方竟將那些建議全部記了下來,並且專程預留了土地。

身為一郡之首,童海霖比江玉珣想象的更加在意這片土地。

——不但在意它的今天,還在意它的未來。

“童大人實在是有心了。”江玉珣發自肺腑地說。

“咳咳咳……舉手之勞!”

見童海霖還在咳嗽,江玉珣立刻為他斟滿了茶。

一口氣喝完一大杯後對方這才緩過神來:“咳咳,實不相瞞,我今日來找江大人還有一事。”

江玉珣一邊為對方倒茶一邊問:“什麽事?”

“……桃延雖然靠南,但冬天也沒有那麽好過。我聽說棉花也可在南方種植,不知桃延有沒有機會廣泛栽種?”說著,童海霖還特意在地圖上指了起來,並一些不確定地說,“這幾個地方你看可不可以試試?”

屋內的燭火照亮了臉上童海霖的溝壑。

此時的他已習慣了處處為桃延著想。

童海霖的話與江玉珣的想法不謀而合。

“自然可以!實不相瞞,我在來桃延的路上就已經想過這件事了。”

童海霖當即追問道:“具體怎麽說?”

聊到這個話題,江玉珣的眼睛也不由自主地亮了起來,不過在那之前他先賣了個關子:“童大人應該知道昭都附近在種新麥吧?”

“當然知道!”

從前的桃延每年都要“休耕”一段時間。

如今依靠著水稻秧播技術的廣泛推廣,水田的施肥、除草、整地也變得更加容易,百姓已經開始連續栽種水稻。*

但在江玉珣看來,桃延這片土地還有更多值得嘗試的耕種方式。

“以我所見,桃延的高仰之田內,皆可以試著‘稻麥復種’或是‘稻麥共存’。”

“稻麥……”童海霖不由將他的話重復了一遍。

此時江玉珣的後背還在隱隱作痛,但說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他已經完全將傷拋到了九霄雲外:“對!童大人可以仔細算算,早稻和冬小麥的時間完全不同,正好能夠利用時間差來復種。”

童海霖不由仔細數了一數:“的確是!”

江玉珣認真道:“小麥與棉花生長要求差不多,那些可種麥的高仰之田,自然也可播種棉花。”

歷史證明,無論是“兩棉一稻”的套種方式,還是“稻麥復種”都非常適合桃延這片土地。

除此之外還有糧豆、糧菜、麥棉與稻蔗套種等等的方式可以嘗試。

“你等我一下!”童海霖越聽越興奮,“我得找個紙筆,把這些東西記下來。”說著他便起身朝書架看去。

然而還不等他離開座席,童海霖竟又撕心裂肺地咳嗽了起來。

“咳咳咳——”

這一次童海霖咳得格外重,甚至一邊咳嗽一邊緩緩地跪倒在了地上,受傷的手臂也隨著他的動作一道抖了起來。

江玉珣被他的動靜嚇了一跳,連忙找來絲帕遞了上去:“童大人可還好?您稍等一下,我現在就去叫太醫過來診脈。”

“咳咳,不,不用!”童海霖突然起身攔住了江玉珣,“不必如此大費周折。”

動作間,江玉珣忽然看到童海霖的嘴角竟有一抹猩紅,他的心當下狠狠一墜:“……您這是?”

眼前的人不但外表變得格外蒼老,身體也早已不如從前。

“咳咳,老毛病了,”童海霖的聲音有些沙啞,“太醫也有看過,但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或許是年紀到了吧。如今桃延的雪還沒有停,我還是低調一些為好。”

說著他便將沾了血絲的絲帕收了起來,偷偷藏在了衣袖之中。

“好了江大人,”童海霖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你好不容易來一趟,我可定要拉著你將桃延的事說個清楚。誰知道我們下次再見,又該是什麽時候了……”

在這個年代,童海霖的年紀的確算得上大了,但看到對方打著夾板一臉滄桑的樣子,江玉珣卻還忍不住鼻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