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2/5頁)

另有一名士兵在這時彎腰,取來棉衣遞上前去。

“來了,大人!”排在隊伍最前方的三個年輕人連忙揮手示意,他們一邊鞠躬行禮一邊興奮地將士兵手中的東西接了過來。

接著快步退到一邊,迫不及待地抖開棉衣披在了身上。

“這衣服和我爹娘分到的怎麽不大一樣啊!”換上新衣後,名叫羅勉的百姓一邊搓手取暖一邊疑惑道。

“有何區別?”同伴不解地問道。

“我爹娘領到的棉衣是乃羊皮裘,穿上後要不了多久便渾身發汗,”羅勉摸摸自己的衣擺說,“但是我這件棉衣好像是用粗毛織成的?”

與他一起領取衣物的人一邊整理過分寬大的衣袖一邊說:“這批棉衣是按年齡分的,我們幾個年紀輕自然用不了那麽厚的衣服。”

“你身上這件明叫毛褐!”聽到背後傳來的這陣對話,一名曾在澤方郡當過役卒的同鄉轉身道,“毛褐是北地駐軍深秋季節常穿的衣物,雖然比不上裘皮,但禦寒絕對沒有一點問題。放心穿就好!”

粗毛紡成毛褐在瞬間擋住了滲骨的寒風。

剛才還在搓手哈氣取暖的百姓沒過多久就緩過了勁來。

“果然不冷!”

“等活動活動筋骨,我們也能去鏟冰了!”

“一會便去地裏看看果樹如何——”

棱平縣縣衙外徹底熱鬧了起來,領到棉衣後百姓不著急散去,而是聚在這裏商量起了一會要做的事。

其間不知誰感慨了一句:“……毛褐尚且如此暖,充了棉花的衣物穿上又不知是何種感覺?”

“有誰摸過棉花嗎?”

一名婦人緩緩開口道:“我家侄子不到半歲,領到了官府送來的棉衣。穿上後沒過多久原本凍得青紫的臉色一點點變得正常,孩子也不再哭鬧了。”

“真好……”

換好毛褐的年輕人不由一臉向往地長嘆一聲:“桃延冬季陰冷難熬,雖說放在往年沒有棉衣也能熬得過去。但要是能穿上這樣一件衣服,我這輩子都算值了!”

聽到這裏,縣衙外眾人隨之笑了起來。

“那種衣服我們哪能穿呀!”

“哈哈哈下輩子吧。”

原本死氣沉沉的長街終於有了些許生氣。

正在興頭上的百姓忘記放輕聲音,他們所言全都穿透府衙薄薄的院墻,落在了衙內人的耳邊。

-

銅盆內炭火燒得正旺。

坐在火上的小爐正咕嘟嘟冒著熱氣,將房子也烘了熱了幾分。

江玉珣用布巾墊著手,小心翼翼地提起小爐將沸水倒入杯中。

嫩綠色的茶葉隨之上下飄浮,不過一會便生出了濃濃的香氣。

“童大人,請。”他雙手捧起茶盞,遞到了坐在對面的童海霖手中。

“江大人不再多躺一會?”還打著夾板的童海霖立刻單手把茶接了過來,早年在朝中摸了大半輩子魚的他忍不住壓低聲音提醒道,“這裏有陛下在,你再多躺幾天也沒有關系。”

江玉珣的後腦受了傷,頭發只簡單用發帶松散地綁背後。

原本就白皙的臉色,也在黑發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蒼白。

江玉珣笑了一下搖頭說:“不用了,我主要傷在肩背和腦後,休息一陣後已勉強可以起身行走、短坐。只要不碰後背,坐著和躺著沒有太大區別。”

“也是!”童海霖抿了一口清茶,“一直躺著也無趣。”

他的話配上支撐骨折手臂的夾板顯得格外有說服力。

身為桃延郡太守的童海霖這幾日一刻不停地跟在皇帝背後四處查看災情。

不過幾天時間沒見,江玉珣便覺他又瘦了不少。

“倒是童大人您不休息一下嗎?”

童海霖擺了擺手,“哎,最近開始回溫,桃延日夜的溫差更大了,我們更要時刻緊盯著防止管道、房屋起冰……”說著,他突然放下茶盞從袖中取出一張圖紙,獻寶似的平攤在桌案之上,“看我這幾年所做之事!”

“……這是,”江玉珣看了一眼便立刻認了出來,“桃延郡的塘浦河網圖!”

童海霖忍不住咳了幾聲,末了喝了一口了熱茶道:“江大人果然懂行!”

江玉珣小心拿起圖紙,對著窗外的光亮仔細看了起來。

當初南巡的時候,接到這個任務的童海霖一口氣連畫了好些天圖。

江玉珣原以為一開始的興奮勁過去後,他便會降低速度。

萬萬沒有料到的是……此刻自己手中這張桃延地圖上,竟已密密麻麻布滿了線條,形成了完整的農田水系!

——它規整而宏大,堪稱壯觀。

童海霖不但規劃好了所有水利,甚至還單獨用朱筆色標注了“疏積排澇”過的農田,與鑿好的溝渠。

見江玉珣的眼睛一點點亮了起來,童海霖不由一臉驕傲地撫須道:“桃延郡這地方天高皇帝遠,今年冬天之前也沒什麽大事發生。我一沒事做,便騎著馬四處探查、畫圖,不知不覺便將這圖畫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