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3/5頁)

“你說什麽?!”同樣坐在甲板上的莊有梨後知後覺地伸手去摸。

拂去薄薄細雪後,甲板上竟已經被一層厚冰所覆蓋。

江玉珣扶著背後的艙壁慢慢地站了起來。

寒風順著辰江刮下,擔心士兵著涼受凍,天子全將他們安排在了靠近船艙的地方。

因此未曾去甲板上仔細探查的他們也沒有發現,眼前的結白並非什麽積雪,而是覆蓋著薄雪的堅冰。

“這是怎麽回事?”士兵喃喃道。

江玉珣攥緊了手心沉聲道:“這便是南地與北方的不同之處……”

眾人將視線落在了他的身上。

江玉珣嘗試著晃了晃小腿,確定沒有摔壞骨頭後,方才摸索著一步步向甲板上走去:“北方冬季氣溫普遍較低,大多數時間雪落在地上便會松軟地積成一層。”

“只有官道上常被馬蹄踩踏處才會融雪為水,最後再結為堅冰。”

“對。”眾人隨之點頭。

刺痛感如針一般觸向膝蓋。

江玉珣一邊小心向前方挪動,一邊輕聲說:“而南方白天和地表的溫度,卻普遍高於北方。夜裏下的雪會迅速結冰,到了最後上面方才覆上一層新雪。”

“原來如此……”莊有梨也扶著艙壁站起身,與江玉珣沿不同方向走甲板。

兩人的表情無比嚴肅,完全將方才的打鬧與玩笑拋到了九霄雲外。

說話間,江玉珣已經小心翼翼地走到了船邊。

他用衣袖裹著手拂去了欄杆上的積雪。

下一刻,一層薄冰又現於眾人眼前。

江玉珣喃喃道:“欄杆也凍結了……”

偌大的甲板上瞬間沒了聲息。

守在走廊旁的士兵生於北地,早見慣了大雪。

出發時他們還不理解朝廷為什麽如此擔憂桃延。

如今看到這被堅冰包裹的世界,他們方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危機的到來。

桃延郡的形勢恐怕極為不妙。

-

為保證船行安全。

船艙內的炭盆全被水袋取代。

每日樓船都要停泊一陣,並上岸在安全處燒水灌袋。

將近傍晚時,遊船緩緩停在了一座不知名的碼頭邊。

江玉珣也趁著這個時候走下了樓船。

“……咳咳,江大人!”負責燒水的士兵向江玉珣行了一禮,忍不住道,“船下風大、煙嗆,您還是先上船休息吧。”

燒一船的熱水可不是一個小工程。

此刻鍋灶全部支起火也已經點燃,周圍被濃煙包裹一片灰沉。

江玉珣輕輕咳了一聲道:“沒關系,我在這裏走走就上船。”

說話間他已經走到了一棵低矮的灌木前。

陽光透過煙塵的間隙照了上來,濃綠的葉片竟隨之泛起了瑩瑩的光亮。

江玉珣上前吹走覆在葉片上的雪花,厚厚一層“冰蓋”隨之露了出來。

常綠的灌木如冰糖葫蘆般被透明的冰殼包裹。

江玉珣小心翼翼地脫掉手套,並徒手剝開冰殼,對著太陽照了起來。

冰殼完美復刻了葉片上細密的紋理,水晶雕琢般在他的手上閃著光亮。

然而江玉珣卻沒有半點欣賞的意思。

他的心情比在船上時還要沉重。

樓船暫時還沒有進入桃延郡境內,此地的冰災便已如此嚴重,桃延的災情也可見一斑了……

-

這一日,天子接連下達聖旨,令周圍幾郡將儲炭運向桃延,同時命人先乘快舟趕赴桃延,並於第一時間開倉施粥。

傍晚時分,又與江玉珣一道登上了另一艘樓船。

今年春,昭都附近軍屯田中開始大範圍種植棉花。

幾個月前這批新棉方才采摘結束,儲存於寧平倉內。

此次南下江玉珣本想將全部棉花帶至桃延,但無奈棉花實在是太過占地方。

到了最後,幾艘樓船加在一起也沒有帶夠他想要的量。

江玉珣輕輕嘆了一口氣,蹲下身用戴著手套的右手取出一朵新棉。

“……其實南方也不是不可以種棉花,只是多雨容易吐絮不暢,且高溫高濕,更加容易生出災病而已。早知道今日,年初的時候就該讓這附近也試著種植棉花。”

桃延附近本不會下雪,百姓或許就連最普通的缊袍都沒有。

江玉珣很難想象他們是如何過冬的。

他一邊說,一邊用左手輕撫著手中的棉花,語氣頗為落寞。

應長川緩步上前,他看出江玉珣有些自責:“若沒有愛卿提醒,連這幾船的棉花也不會有。”

江玉珣輕輕搖頭。

他明白應長川的意思,但此刻見到辰江兩岸的景象,他卻怎麽也過不了心中這一關。

……自己並不是這個時代的土著。

來自現代了解歷史的自己,原本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的。

江玉珣吸了吸鼻子:“往後荒地開墾結束,可令百姓一半種糧,一半種桑樹、麻、棉,若是人人每年都能有一套兩套的新衣服穿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