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3/5頁)

見應長川開口,管士銘慌忙又行了一禮接著開始介紹:“回陛下的話,先由畫師,師……”

然而這一回,被應長川看著的他卻又結結巴巴半天什麽也說不清楚了。

沒有辦法,大概知道些原理的江玉珣只好替他“翻譯”起來。

“陛下,管先生說首先要找一名畫師把花紋畫在紙上,再讓工匠用絲線按照圖樣度量,制成‘花樣’。之後再把剛才的‘花樣’懸在‘花樓’上,按照紋樣上的尺寸和度數制作,便可以織成提花了。*”

“對對對!”管士銘不由向江玉珣投去了感激的目光,“江大人說的是!”

說完,江玉珣又將視線落在了花樓機之上。

此刻他心中無比震撼——花樓機極度精密,制作起來極其復雜。

然而管士銘不但將它做了出來,甚至完全不用圖紙!

……然而在歷史上,這樣一名真正的天才竟然一生碌碌無為,直到死後才開始發光發熱。

這實在是太過可惜可嘆。

想要替管士銘在皇帝面前刷出存在感的江玉珣,半點也不掩飾自己的欣賞與崇拜。

他直接在大殿上感慨道:“管先生實在是天縱奇才,竟能直接做出此物!”

“是啊!”大概明白了花樓機原理的莊有梨等人跟著附和道,“管先生定然早就在心中將它制了成千上萬遍!”

就連站在一旁的桑公公,都跟著贊賞起了他來。

管士銘的面頰當即爆紅:“各位大人言重了,言重了。”

見流雲殿上氣氛熱烈,江玉珣當即趁熱打鐵道:“陛下,木工一道觸類旁通,管先生既然能制造出如此精良的花樓機,那麽改良木質馬鞍甚至於弩機對他而言都不是難事。”

此前管士銘從沒有想過做什麽“弩機”,但見江玉珣這樣說,希望留在昭都做出一番事業的他也不由自主地跟著點起了頭:“對對對,不是難事。”

相比起花樓機,聽到這裏應長川的眼中明顯多了幾分興致:“愛卿的意思是?”

其實自從內侍官將花樓機搬進流雲殿的那一刻起,從未見過如此精密儀器的應長川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但他仍故意這麽說,並把此事的主動權交到了江玉珣的手中,打算借此事提升江玉珣在天下人才心中的地位。

江玉珣無比鄭重地向應長川行了一禮:“臣以為,定要將管士銘管先生留在昭都。”

說到這裏,他不由擡眸看向花樓機:“由它織成的布料不但可以自己用,更能通過商路售往海外。”

江玉珣說的便是克寒以及海灃國等地。

天子緩緩點頭:“確是如此。”

說完這番話,江玉珣忽然轉身看向管士銘,並朝對方笑了一下說:“除了花樓機外,不知管先生可否再造出一些方便百姓使用的織布機,以減輕紡織的艱辛?”

於“衣食住行”一詞中,“衣”甚至排在“食”之前。

在沒有空調暖氣的時代,一件合身、合季的衣服不但能夠蔽體,更重要的是保住性命。

見管士銘愣在原地,江玉珣不由道:“在我看來,相比起花樓機,它才是我大周目前最需要的東西。”

當下流行於大周的織布機工作效率實在太低,無數婦女半生都被困在它的面前。

長年累月地勞作下來她們輕則腰酸背痛,重則傷筋動骨,實在是苦不堪言。

比起用提花布賺錢,讓百姓得到便利才是最重要的事。

江玉珣的話音落下之後,流雲殿上忽然安靜了一下。

世家公子們因江玉珣的話而怔在原地,片刻後終於回過神來:“江大人此言有理——”

是啊……我大周又不是只有達官顯貴,更多的是只能靠自己艱難紡衣的百姓!

停頓幾息,管士銘也明白了江玉珣的意思。

他有些不敢置信地看向眼前這名年輕的尚書,並顫著身再伏跪在地:“請江大人放心,草民絕對可以!”

他當然會做普通的織布機。

今日將還是半成品的花樓機帶到這裏,只是以為像江玉珣這種達觀顯貴,會更喜歡這種“奢侈品”。

然而江玉珣反應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那就好。”江玉珣朝對方笑了一下,又回過身去無比鄭重地向應長川行了一禮。

與平常大臣的祈求不同,江玉珣的語氣是最尋常的陳述:“陛下,這便是臣必須留管先生在昭都的理由。”

他的神情格外從容,平淡的語調中透露著無法拒絕的意味。

應長川忍不住深深地朝江玉珣眼底看去。

不知不覺紅日西沉。

整座流雲殿都被暮夏的陽光染得通紅。

江玉珣那雙漆黑的眼瞳內,也隨之燃起了一團火光。

應長川忽然於這一瞬間想起了怡河畔的殘陽。

……那團如火的光亮,似乎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燃遍了大周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