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3/5頁)

守倉的士兵忍不住笑道:“ 的確差不多!”

說話間,他的眼睛也不由亮了起來。

寧平倉的施工雖不緊張,但到底是一個耗時六年的大型工程。

若是放在從前,朝廷要修這麽大的糧倉,民間就算不怨聲載道,也會有無數百姓在背地裏質疑。

但是這一次,無論是得知此事的百姓,還是負責修倉的工匠與役夫皆滿懷期待與憧憬。

——怡河附近甚至於整個北方地區的荒地,都在被逐漸開墾。

除此之外,他們還聽說了南方有新的水田正於沼澤中孕育。

因此不但沒有人懷疑這糧倉是不是必需之物,甚至還有百姓好奇:單單一座寧平倉究竟夠不夠裝天下的糧食?

息兵罷戰與民休息的這一年時間裏,百姓的眼中逐漸有了關於未來的期待。

倉窖內眾人忙得熱火朝天。

“我們往邊上挪挪吧。”看到有役夫推著獨輪車向此地而來,江玉珣連忙與莊家父子退到了一邊去。

下一刻,推車的役夫便已穩穩停在坑旁,並將車裏的東西一股腦兒倒了進去。

結束後還不忘推著車轉身,朝江玉珣等人行了一禮:“幾位大人好!”

話音落下後,他頗為羞澀地用手撓了撓腦袋,同時偷偷地打量起了江玉珣來。

見他倒完東西還不走,守倉的士兵不由皺眉:“你還有什麽事沒做完?”

“啊?”那役夫慌忙搖頭道,“……沒,沒有了。”

“那杵在這裏做什麽?”

“這就走,這就走——”

役夫重新擡起獨輪車,有些不舍地再看了江玉珣一眼。

他要來寧平倉的事情,早幾日前就在役夫之中傳遍了。

今日開工前,一堆例行休息的同鄉將眼前役夫團團圍住,並叮囑他一定要替自己看看江大人的模樣。

若是能與大人搭句話,那便再好不過了。

役夫雖然應下了這件事,但直到進倉窖前,他都沒有想到自己竟真有如此好運。

說完“大人好”後,這名役夫既不想離開,又不知還能再說些什麽。

還好,此前沒有接觸過此事的莊有梨忽然向前一步,他看了一眼坑內的東西,接著好奇地朝役夫問道:“你方才倒入坑底的東西是什麽?”

役夫立刻打起精神:“回大人的話,小的剛才所運之物是木炭屑。”

有幾名役夫順著麻繩降入坑底,接著用鐵鍬整平炭屑,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石子堆在他們的腳邊。

“木炭屑?”莊有梨忍不住再向前走了一步,並轉身好奇地朝役夫問,“鋪這個做什麽?”

“呃…這個……”役夫也不太清楚倉窖的每一道工序都是為了什麽,被問到他的臉一點點漲紅。

江玉珣則在這個時候輕聲解釋道:“這一步是為了防潮。”

“防潮?”

在大周之前的幾代,糧倉不但大部分時間都是空置著的,且倉體本身也修得非常湊合。

寧平倉和怡河一樣由尹松泉負責整體設計。

除此之外,江玉珣還根據後世糧倉的構造,給出了一點建議。

他一邊點頭一邊對莊有梨解釋道:“寧平倉修建在地下,防潮的步驟自然要多一些。”

倉窖內的十幾名役夫與守倉兵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動作,向江玉珣看了過來並耐心聽他講述。

江玉珣說:“倉窖挖成後,要先撲一層青膏泥,再用火去焙燒窖底的生土。等這一切做完後,就可以鋪設木炭和碎石子了。”

役夫聽得格外認真,並不時輕輕點頭。

“待這幾樣東西鋪灑完畢,便可以再架設一層木板,之後鋪上草、糠再覆以葦席,這個時候就可以裝糧食了*,”江玉珣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堆滿了糧食之後還要在往糧食頂上鋪設葦席,這樣才可以長時間保存。”

“如此復雜……”莊有梨輕聲感慨道。

講到這裏,江玉珣終於注意到了周圍役夫的眼神。

他們和莊有梨一樣,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役夫們一年來此工作一月,直到現在才了解工程的全貌。

見此情形,江玉珣不由深思起來。

儲糧既能保證百姓度過災禍,更能穩定其心理,重要性自不必多說。

除了在寧平倉進行官方儲糧,百姓家中更要有糧常備。

……如此看來,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教會役夫們儲糧原理,並使其運用於生活中似乎也很重要。

-

江玉珣一行人在寧平倉內參觀了大半日。

等離開此地的時候,莊有梨的本子上已經記滿了重點。

馬車駛出寧平倉後,並未轉身回到仙遊宮,而是繼續朝著昭都方向而去。

今年有個閏二月,江玉珣的生日也退得比往常稍晚一點。

最近一段時間莊嶽忙得腳不沾地,到了現在方才記起江玉珣的生日馬上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