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2/5頁)

爍林郡的官道盤旋在丘陵之上,一會上坡一會下坡。

有的時候座位寬敞也不是一件好事。

說著說著馬車又開始上坡,江玉珣的身體忽然一歪,不由自主地朝車壁滑去。

就在將要撞到馬車後壁的那一瞬,坐於對面的天子忽地擡手輕抵於江玉珣的肩上,只一瞬就將他給撈了回來。

末了便如什麽事情也沒有發生過般收回了手,動作格外自然。

雖然已經入秋,但是身處爍林郡的江玉珣仍穿著夏日薄衫。

應長川早將手收了回來,但是那溫熱又別扭的觸感,卻怎麽也無法消散。

江玉珣隨即坐直了身子,假裝鎮靜道:“宗正大人也已知道此事。”

“嗯。”應長川點頭。

這個時代的商品還比較匱乏,哪怕是以嚴明著稱的《周律》上也沒有詳細記載如何懲治制假販假者。

……若是無法可依,犯法者大部分將會面臨長久、看不到盡頭的監禁。

說起來邢治也算倒黴,他爹雖為宗正,位列“九卿”之一。

但是負責掌管皇族和宗室事務的宗正,在應長川的手下卻是一個十足的閑差。

故他並沒有跟隨皇帝一道南巡,而是留守在了昭都。

信報上說:在玄印監帶走邢治的前一天,宗正大人便發現了自己兒子做的好事,並將其暴揍了一頓……

江玉珣強行將剛才的事情從腦子裏丟了出去。

他重新把視線移至奏報上,末了試探性說:“關於如何處理邢治,臣有一個想法……”

應長川擡眸饒有興致地朝江玉珣看去:“愛卿但說無妨。”

“臣以為,向折柔賣酒一事……或許可以讓邢治去做?權當給他一個機會將功補過。”

想到這裏,江玉珣的眼睛不由亮了起來。

“為何是他?”

江玉珣沒有多想直接回答道:“昭都那群富商好歹都是見過大世面的人。邢治能把這群人忽悠過去……從某一個角度來看,絕對是有些實力的。”

他的語氣裏帶著幾分興奮。

“邢治既然能將酒販給這群人,那臣以為他自然也有辦法把酒賣到折柔去。”

話音落下後,江玉珣便極為期待地朝應長川眨起了眼睛。

應長川不由似笑非笑地向對面的人看去。

他暫未置可否,而是輕聲重復道:“……何謂‘忽悠’?”

江玉珣:“……”

“就,就是蒙騙、坑害。”

身為大臣,直接暗示皇帝說自己要坑人,似乎有些不太妥當?

聞言,應長川不由笑了起來,就在江玉珣以為這一篇將要翻過去時。

卻見對方垂眸翻閱奏章,一邊意有所指道:“愛卿如今竟不覺得自己墮落了……”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江玉珣默默攥緊了手中的信報——應長川這人果然記仇。

爍林郡丘陵綿延一郡,只有靠海的地方有些平地。

臨近正午的時候,馬車終於駛出丘陵,奔向一片與大海相連的狹窄平原。

爍林郡的首邑便建在這裏。

短暫休整過後,當地官員便按照慣例,於傍晚前來面見聖上、匯報公事。

然而和在桃延郡的時候不同,當地大臣一開口,江玉珣便意識到了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

“……呃,爍林郡,郡內……銅……”

身著夏朱色官服的中年男人伏跪於地,他身體不斷顫抖、額上直冒冷汗,話說到這裏便怎麽也進行不下去了。

見此情形,站在一邊的婁倬正立刻上前補充:“回陛下,他想說爍林郡銅儲豐富,境內有多處銅礦。”

說完,也忍不住伸手擦了擦額上的汗珠,心理壓力顯然極大。

昨天江玉珣還在感慨,婁倬正來爍林郡沒幾年,竟已會說當地的語言。

此時聽到其余官員磕磕絆絆的話語,江玉珣終於後知後覺意識到,包括大小官員在內,爍林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會說大周官話!

——一行人之前停留的桃延郡,郡內百姓雖然也沒有幾個會說官話的,但官員好歹語言上沒有問題。

上報完礦產分布後,婁倬正連忙替自己手底下的官員解釋起來:

“回稟陛下,這幾個官員都是土生土長的爍林人,他們還在學大周官話……”

偷瞄天子一眼後,又慌忙補充道:“呃,請陛下放心,曾經的爍林國沒有文字,用的便是我中原文字。因此他們雖不會講官話,但字卻是認得的。”

周圍幾人也跟著一起如小雞啄米一般點起了頭。

……這幾年真的是難為婁倬正了。

想到這裏,江玉珣不由將同情的目光向他身上落去。

-

應長川早在樓船上就已摸清爍林郡已經探明的礦產數量、分布,今日只是為了與當地官員見面。

見他們磕磕絆絆連話都說不清楚,這一項活動只得早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