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一百四十章(第2/3頁)

虞瀅收了回了手,畢竟禍福皆在旦夕之間,所以言語上沒有給到準確的答案。

太守夫人微微皺眉,但一年都等過來了,還能等不了這兩個月?也就並未說什麽。

把手收回去,放下腕袖,道:“先前你給我弄的那些面脂面膏等物,再給我捯飭五份出來,前些天茶席,親近的婦人見我氣色好了,知道我用了這些東西,也都想要一份用用。”

虞瀅應:“多做五份並沒有問題,只是不是人人都適用的,第一回 用之前,還請貴人提醒先在耳後或是手腕之處試用半刻,若是沒有任何不良征兆才可繼續用。”

太守夫人思索了片刻,道:“總歸明日余大夫還在郡治,那不若看看你上午得空還是下午得空來這做客,我讓她們順道過來,你也都給她們仔細瞧一瞧。”

雖說虞瀅只說只出一次外診,但做客卻是不一樣的,再說這是積攢人脈的難得機會,虞瀅自然是不可能錯過的。

她應:“明日上午巳時至未時前,下午申時至戌時都有空,便看貴人何時方便了。”

太守夫人琢磨了一下,道:“那就上午吧,正好可以留個午膳再走。”

虞瀅應了下來。

給太守夫人做了臉和推拿後,已是一個時辰後的事情了。

告辭回去前,太守夫人給了幾塊好布料讓她帶回去,還有診金和五份妝品的銀錢,共二百零五兩。

此番凈利一百三十九兩。

虞瀅算起銀錢,雖早已經沒有了當初掙幾文十幾文錢時的驚喜,但還是歡喜得緊。

以前掙錢是為了溫飽,現在掙錢是為了以後能有個保障。

第二日到太守府的時候,已經有三個與太守夫人差不多年紀的婦人在花廳中說說笑笑了。

見到虞瀅的時候,眼神中都帶著探究,有婦人開了口:“余大夫看著年紀輕輕,本事怎會這般好?”

虞瀅還沒說話,曾經問過差不多問題的太守夫人便回了:“那是余大夫的父親教得好,余大夫也好學。”

婦人聞言,好奇的問道:“余家,現在在何處?”

虞瀅回應:“在新縣的一個村子。”

接著又問:“嫁人後,可回去瞧過?”

顯然是知道伏家已是良籍,而余家依舊是賤籍。

但這問題問出來,顯然是上位者對於底下的人隨意,不在意底下人有沒有面子。

虞瀅自慚的回:“是我這個做女兒的疏忽了,只是托人送信送東西回去,卻未曾回去瞧過。”

聞言,眾人也不覺得有什麽奇怪的。

余家才被流放沒多久,誰知道皇帝的雷霆之怒消去了多少。

若是哪日這種情況換在他們身上,他們也只會先保住自己,暗中幫襯一把,但探望便不一定了。

虞瀅不是擔心被連累,而是因為底細問題。

現在尚且能避著,但到底改變不了余家與余六娘的血緣關系,若是哪一日真的無可避免的遇上余家人,也只能見招拆招。

幾句閑話後,太守夫人喊了停,讓她們試一試面脂面膏。

“余娘子做臉的手藝極好,只是今日時間不湊巧,不然今日也可以讓她幫你們做一做臉。”

幾人聞言,看向太守夫人的臉,訝異的問道:“夫人這膚色看著比幾日前還要水嫩,可是做了臉?”

太守夫人聽到這話,笑意不自覺濃了許多,擡手摸了摸臉:“昨日做的。”

幾人頓時視線灼灼地看向了虞瀅。

有婦人問道:“明日不若多留一日給我做臉,做臉的銀錢我給你多翻一番。”

另外兩個不缺銀子的婦人也隨之附和:“若是明日留下來,銀錢上我們也給你翻一番。”

女子自古以來皆愛美,底層女子雖愛美,但為了飽腹,也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可顯然這幾人是不一樣的。

她們可以為美而花費時間與重金。

這個情,虞瀅定是要答應的。

只是不能應承得太快。

人很多時候都格外珍惜來得難得到的東西。

虞瀅佯裝遲疑半晌,在她們不耐之時,才道:“我是想留下來的,可是又怕仁善醫館那邊難做。”

婦人們訝異:“給我們做臉,他們怎的就為難起來了?”

虞瀅解釋道:“我先前說過,來郡治只出一次外診,兩次坐診,仁善醫館也是如此把話放出來的,若是食言了,恐怕會讓醫館為難。”

太守夫人適時開口幫了一把虞瀅。

“仁善醫館確實說過只外診一次,所以價錢才會如此高,若是給你們做臉,也算是外診,往後外診的人可就有意見了。”

若是只有那余氏這般說,她們便會覺得只是托詞,還會施壓讓其答應,可有太守夫人發話,幾人面面相覷,一時不敢施壓。

沉默了片刻,虞瀅道:“不若這樣,若是貴人方便,明日我再留一日,到貴人府上來做臉,便不算出其他人的外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