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六十二章(第2/4頁)

因天氣冷了,晝短夜長,天色黑得快,陳大爺也改了回去的時辰。

提前了一個時辰,未時初便回去。

虞瀅來玉縣不知多少回了,早已經摸清了雜貨鋪與賣胭脂的鋪子。

她去了雜貨鋪詢問過後,才知最便宜的面脂是五文錢,也是用竹罐裝著的,只是竹罐比虞瀅做的要小了一半,而且竹罐格外的粗糙,甚至有些紮手。

虞瀅在夥計的目光之下,打開看了看,聞了聞。

白色的面脂,有豬油的味道。

這無疑就是什麽都沒有加的豬油膏。

這不過一兩的豬油膏,成本不到兩文錢。

雜貨鋪另一個面脂是十文錢,用的是小瓷罐裝的,瓷罐雖然也不是很精致,但卻讓人感覺得出來這個比較貴。

虞瀅以為這會比五文錢的要好,可打開一看就沉默了。

這還是豬油膏,不過是換了瓷罐而已。

……

虞瀅沒有買面脂,在夥計的白眼下,還是買了燈油和鹽。

接著虞瀅又去逛了幾家胭脂鋪子,買了三罐面脂。

普通豬油做的她沒要,選的都不是最貴的那一款,而是中上的貨。

除卻胭脂鋪子,醫館也是虞瀅的目標。

因虞瀅不方便進醫館,便托大兄分別去幾家醫館買了用藥材做的面脂。

沒有買什麽東西,可虞瀅卻花了兩百文左右,僅僅面脂就花了近一百五十文。

藥材的面脂賣得較貴,二十五到三十文的一瓷罐,都帶著淡淡的草藥清香。

而胭脂鋪子的面脂則注重的是脂粉花香,賣得也不便宜,約莫十五到二十文左右。

虞瀅沒仔細研究,打算回去後再仔細地對比一下。

差不多時辰便也就去了城門口等陳大爺。

可等到陳大爺的時候,卻見陳大爺的牛車上有個大件的家夥什,用布包裹著,隱約像是一個座椅。

陳大爺見了余娘子,道:“這是驛差送到吳記食肆的,說是給余娘子你的,這還有這一封信。”

在虞瀅詫異間,陳大爺把信取出來遞給了她。

虞瀅接過信,在上面看到了“余六娘收,霍不明寄”這幾個字的時候,心下了然,把信件收好了。

伏震夫婦雖然詫異,但也沒有在外人面前詢問是何人寄來的。

從玉縣離開,回陵水村有一個時辰的路程,而這走的路線也是固定的。

沿途每隔個小半個時辰就會路過小村落。

再因嶺南地區混亂,所以時常有差役在沿途巡邏,以保搶掠之事減少。

但若真遇上搶掠之事,便把身上所有銀錢如數交出,也能保平安。

從玉縣離開後有小半個時辰左右了,路過山路的時候,卻忽然被冒出來的四個蒙面男子攔了道。

他們遇上劫匪了!

牛車上除了虞瀅他們幾個,還有一個陳家村的男子。

陳大爺臉色一白,想要掉頭,後邊也出來了三個男子堵住了去路,前後不過相差了一丈。

老黃牛年邁,也跑不快了,所以根本是逃不了的。

不說陳大爺和另一個男子被嚇得白了臉,就是虞瀅和大嫂的臉色也白了。

虞瀅到這裏已經小半年了,日子雖然苦,也遇到過兇猛的野豬,可到底還是第一回 遇上劫匪,如何能不怕?

害怕之余看向了一旁緩緩握住了陳大爺牛車上的扁擔的大兄。

虞瀅心頭稍安,她也暗暗地把手探進背簍尋小連弩。

陳大爺看前後都沒退路,忙道:“各位好漢,我等把身上的銀錢都交出來,可否買個平安?”

被幾人簇擁著的一個男子,身形甚至比伏震還要高大,他抱著雙臂,吊著眼在牛車上環視了一圈,目光最後鎖定了臉上有幾塊黑斑的婦人。

他冷笑了幾聲,開了口:“銀錢要給,但我也要給你們這裏頭的人一個教訓。”

牛車上的人皆一愣,片刻後虞瀅對上那賊人的目光之時,心下了然,這麻煩是沖著她來的。

她按下心下的驚惶,故作鎮定的問:“你們想給教訓的人是我?”

忽然聽那婦人說出這話,那男人笑了:“倒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你與我們弟兄走一趟,再答應以後再也不做藥材生意了,我們過兩日便放你回去。”

陳大爺頓時明白了過來,敢情是余娘子做買賣擋了別人的財路了!

陳大爺忙道:“各位好漢,這娘子若是得罪了什麽人,好漢們幫忙說說好話,這娘子也會拿出銀錢來孝敬各位好漢的,還請各位好漢饒過這娘子一回吧。”

車上另外一人驚懼的說道:“陳大叔你給這婦人求什麽情,這明顯是她連累了我們!”

賊頭也沒有搭理他們兩人,而是盯著那婦人,再次沉聲道:“若是乖乖跟著我們走,我們便不動粗,要是抵抗,你們一個都走不了!”

伏震聞言,握住扁擔就從車上跳了下來,臉色黑沉沉地望著前頭的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