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3/4頁)

怎麽著,自己怕苦之事,這是隊伍裏的人都知道了?

李尋拱手一禮,隨後起身出了房門,等回到自己屋子時,李尋端起茶碗,隨後便頓住了。

不對啊。

自己又沒有提前打招呼說自己要上門,那徐小大人怎麽就那麽恰到好處的讓自己一句話也沒有落在地上,全接住了?

李尋越想,越覺得心驚。

他曾聽說,古有謀士,一眼可知興替,一語可破死局。

今日,他怕是見識到了。

……

勤政殿內,成帝頗有些坐立不安,手裏的那本奏折已經看了有一刻鐘了,可卻還一個字都沒有看進去。

“聖上,這是太醫給您開得清火茶。”

明明是大冬日,聖上為了節省軍費,連地龍都沒有燒,還能上火真是奇也怪哉!

成帝端過茶碗一飲而盡,連滋味都沒有嘗到便喝完了,隨後他便拿起一封密信又翻看了起來。

以那密信的褶皺程度,成帝只怕看過百遍不止,可馮卓隱約記著,這密信過來也不過兩日功夫。

成帝這會兒很是心焦,他後悔了,早知道他就不該讓那兩個孩子獨自帶隊去邊疆。

他二人一個有身份,一個名望,可他們都只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孩子,那些幕後黑手何以至於這麽狠毒?

菜肴被替換、馬匹被破壞,一環扣一環,步步皆是殺機!

成帝有些難以想象,那兩個孩子要怎麽撐過來。

徐瑾瑜他才只是解元,他還沒有中狀元,成為他的肱骨之臣啊!

回來吧,回來吧。

他這一次會好好斟酌好人選,再去邊疆的,這樣兇險之事,不該也不應由這兩個少年擔在最前面!

成帝亦不知此事究竟牽扯多深,可他無法坐視兩個少年英才還未長成,便折戟沉沙。

成帝的內心無比焦躁,不知過了多久,皇宮上頭飛過了一只鷹,是宮中特意馴養過,敢搏擊雷電雨雪的雄鷹!

不多時,有人持著密信快步走了進來,成帝來不及多說一個字,揮退那人,便直接將密信拆開——

“荒唐!那等險境也敢闖!”

就算那趙慶陽莽撞一些,了徐瑾瑜呢,他那般聰慧,豈能不知前方就是殺局?

他怎麽敢繼續向前?!

成帝看著密信,上面字字句句的還原了當日李尋與徐瑾瑜、趙慶陽的對話,不由微紅了眼眶。

“有始有終,有始有終,上蒼保佑,讓他們都能……有始有終!”

成帝盯著密信看了許久,隨後他終於做出了一個決定。

“傳刑獄司少司魏思武覲見——”

這件事,他不放心旁人。

徐瑾瑜一行人在錦州第一驛站補足補給後,這便重又出發了。

越往南走,因為山地海拔高的原因,便越發寒冷。

因為有李尋提供信息,這兩日徐瑾瑜除了畫些沿途的風景給魏思武寄回去外,便是拿著一份離京時特意由聖上禦賜的大盛輿圖揣摩。

大盛輿圖四個字看起來簡單,可實際上,每一份輿圖都是不傳之秘。

除了軍中有部分存在之外,民間不會流傳。

而這份大盛輿圖乃是成帝臨時起意交給徐瑾瑜的,卻沒想到這會兒卻是派上用場了。

趙慶陽這會兒正在撥弄著炭火,他捂住口鼻,對徐瑾瑜道:

“錦州雖好,可卻連個銀絲炭都沒有,瑜弟你要不還是用帕子遮遮灰吧,仔細鼻孔發黑!”

徐瑾瑜正看的認真,聽到趙慶陽的話,這才擡起頭:

“慶陽兄,你是說這個嗎?咱們買炭的時候,那家老板娘特意送給我的。”

徐瑾瑜取出一顆被煙氣熏的有些發黑的棉球。

趙慶陽:“……”

“她怎麽不送我?!”

趙慶陽有些抓狂,他今個才出馬車的時候,丟了一回人,被一個小官暗示了一下,用雪抹了一把這才知道自己頂著兩個黑黢黢的鼻孔在外頭轉悠了一圈!

徐瑾瑜聞言不由一愣:

“慶陽兄沒有嗎?呐,這些給慶陽兄用吧。”

趙慶陽看著徐瑾瑜翻出來的一小布袋的棉球,頓時更氣了。

明明他才是那個下令付賬的人好吧?

趙慶陽看著徐瑾瑜那張俊臉,頭一次羨慕起來。

隨後,趙慶陽將兩顆棉球塞在鼻孔,這才舒了一口氣:

“還是京城的銀絲炭好,無煙無灰,不像這些黑炭!”

“黑炭價低實用,出門在外便不要講究這些了。”

徐瑾瑜還過過更苦的日子,眼前這些屬實不算什麽。

徐瑾瑜的鎮定安撫了趙慶陽煩躁的內心,等炭盆燒起來後,趙慶陽百無聊賴的看向徐瑾瑜。

“你說說,你這段時間,一天天看這輿圖的時間怕是比看我的時間都多了吧?這東西有這麽好看的嗎?”

“有,看的好了,下一次的命就可以保住了。”

徐瑾瑜淡淡的說著,趙慶陽懵了一下,徐瑾瑜終於從羊皮卷上挪開了目光,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