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回 青州城外意躊躇(第2/3頁)

宋江道:“馬征、呼延慶自引女真使者去汴京面聖,商議結盟之事。林教頭、花榮兄弟同我言及女真之勇,急不可耐,同阮氏三雄都回梁山加緊練兵,孫立兄弟依舊留在登州,升任兵馬都監,這幾月新募一萬兵馬,其中三千乃是水軍,只等李俊、張順、孟康兄弟歸來統帥,還有七千步軍,全由孫立統領操練,算上登州原有兵馬,亦有萬數。”

孫新笑道:“武大哥,如今我同我渾家,並樂和、鄒家叔侄幾個,都在我兄麾下為將,替他擔些事務,將來要用,也好為大哥出力。”

曹操笑道:“有你們這夥好漢鼎力相助,登州軍他日必然大現光彩!”

李俊、張順、孟康三個得知新添許多兵馬,亦是大喜。

席間,曹操又將逃離會寧府經過說了一遍,眾人無不咋舌贊嘆,尤其聽說完顏烏璐為了周通,棄了公主之位助他們逃回,亦是紛紛誇贊,顧大嫂尤其振奮,斟了杯酒去敬烏璐,大聲武氣叫道:“妹子,不料你這般花兒似的人物,竟有如此肝膽,當真為我們女人增光!姐姐敬你一杯。”

烏璐見她如此豪爽,也自折服,連忙接過飲了,眾人又是一陣歡呼,都道:“他兩個大婚之日,必要好好熱鬧一回。”

曹操看著二人笑道:“待回青州,便為他兩個辦了喜事,你等都來喝酒。”

一番熱鬧,至夜方散。

曹操洗漱罷,甚感疲倦,正待去睡,宋江端了兩杯飲酒茶,獨自前來。

老曹知他必有話說,邀入小廳,各自落座,宋江低聲道:“哥哥此番逃離金國,實乃明智之舉,我瞧那結盟之事,怕是要有變化,哥哥若是未回,不免被女真人遷怒。”

曹操一愣,奇道:“此事童貫全力以促,如何說有變化?”

宋江道:“使團七月下月回的登州,休整了兩日,便去汴京,如今忽忽四月,音訊全無,哥哥且想,自登州至汴京,路上能花多少時間?如今已近四月,仍無消息,我瞧著必是有了變化——近來聽人風傳,說是金遼已然修好,天祚帝割了遼東之地,封阿骨打為東懷王。”

曹操一聽此言,心中當即分明,不由搖頭笑道:“不必說了,此乃遼國反間之計!那個阿骨打,雖系蠻夷,端的雄才大略!此等人物,豈是區區王爵所能喂飽?這是遼國知道了宋金之事,存心要加破壞,這等明顯之極的計策,怕是也只有宋朝君臣才會上當了。”

宋江默默點頭,喟然長嘆,滿臉失望之色:“朝堂諸公,誤國誤民啊。”

曹操不屑道:“韓愈曾言,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此亦一般道理——先有英主,然後有名臣。趙佶這般角色,難道還能用得起諸葛亮麽?他也只配用用蔡京高俅之流,這等君臣,鬧出甚麽笑話,武某都不奇怪。”

說罷連連冷笑,隨後也不由嘆息一聲:“天子者,金口玉言,前面上趕著要同人結盟,現在卻又反反復復,失信於外國,倒是小事,然而既失其信,必失其威,這般鬧劇演上幾場,國之威嚴蕩然無存,早晚要有大禍。”

宋江點了點頭,忽然看向曹操:“所幸者,還有哥哥。”

曹操笑道:“非止有我,亦有你等。兄弟,我知你自負才學,當年屈身下吏,自然不肯甘心。大丈夫所求者,不過出將入相,如今你做到一方節度,也算耀門楣、慰平生也。然而如今局勢,君臣昏之於內,強虜囂之於外,正是我輩男兒奮發之時——朝中之事,你我只能束手,但‘強兵、足民’四字,卻可躬身為之。待他日天傾時,你我兄弟,並手挽之,搏一個青史好名,成一番蓋世功業!”

宋江聽了這一席話,只覺毛發皆聳,一張黑臉兒,騰地泛起紅光,便似喝醉一般,身形不能自已地顫抖,喃喃道:“青史好名,蓋世功業……哥哥啊,若能有此一日,小弟粉身碎骨又有何懼?”

他起身團團轉了數圈,目光灼灼道:“哥哥放心!小弟不敢誇口,只是拼了這條性命,也要把這強兵足民四字,踏踏實實在登州做好,以供哥哥驅策。”

他同曹操認識數年,雖蒙老曹屢屢關照,一直捧他到節度使高位,心中卻知老曹並不大看得上他,常常因此不安。然而今晚這一番“推心置腹”,卻是讓宋江真個感受到老曹的期許,尤其是“並手以挽天傾”之語,讓宋江陡然升起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沖動。

於登州住了兩日,曹操讓那些扶桑水手自行駕船回歸,李俊、張順、孟康三個,都留在登州,練水軍、造海船,以備來日之用,解珍、解寶,亦留於孫立麾下聽用。曹操帶著余下幾個兄弟,歸返青州。

行了三日,到了青州城外,老曹忽然有些躊躇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