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回 滿軍盡呼童大帥

漢末至宋,悠悠千載,若論軍械、衣甲,種種進益,不可謂之不多。

然則論及軍將之勇毅,戰意之昂然,在老曹看來,其實後不如先,難及古人。

漢朝精神尚武,莫說士人,就連許多百姓,骨子裏都有一種慷慨不屈的意氣,又逢久亂,知兵者眾,從軍者勇,不說那些名震天下的雄軍,便是尋常部隊,放在此世,亦堪稱精銳。

而宋朝開國以來,重文輕武已愈百載,所謂“東華門外唱名者為好兒”也,武人傲氣失之久矣,天才名將偶或有之,但整體光輝,早已黯淡。

譬如此戰,淮西軍看似兇橫,宋軍看似懦弱,但在曹操眼中,其實和小孩子過家家也差不太多——五齡童打得四齡童哇哇大哭,不能說明五齡童厲害,只能說明六齡童未至也。

此等戰事之強度,莫說和老曹所經歷的那些經典戰役相比,就是當年袁本初戰公孫瓚,都比之激烈十倍。

再就實際情形而言,劉延慶所領一萬禁軍,先有五裏坡之勝,又有宛城之勝,連打兩場大勝仗,不經意間,軍心已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譬如許多軍士看向曹操等人時,原本麻木空洞的眼神,都多了一絲尊敬神采,便是明證。

甚至連王稟所領的一萬禁軍,都在無聲無息中受到了影響——若不然,那支軍此刻就不是步步退後,而是徹底潰散了。

老曹前世戎馬一生,對於這種變化,自然洞若觀火。

軍隊,本就是要用不斷的勝利來喂養的怪物。

對敵軍的蔑視,對軍心變化的掌握,對身邊戰將的信賴,便是曹操在看似大敗已成的情況下,強索帥旗,反沖敵軍的資本。

畢竟,童貫堪稱大宋最受皇帝信任的統帥,讓這廝意識到“武植”二字和勝利同義,本就是老曹此番隨軍而來的目的。

還有什麽印象比“摧敵鋒於正銳,挽狂瀾於極危”更讓人感到深刻的麽?

“韓五,繞過友軍,直沖對方帥旗!”

曹操緊隨在韓世忠等人身後,大聲發令。

“末將得令!”

韓世忠高聲叫道,一抖馬韁,輕巧地繞過了王稟所部,直奔淮西軍帥旗殺去。

韓世忠、盧俊義、孫安三人皆熊虎之將,然則後二人勇則勇矣,卻沒有韓世忠在大戰場上那種近乎直覺的靈銳之氣。

因此老曹布陣,專以此人為鋒,盧、孫馳騁左右為刃,自己和許貫忠緊隨其後為目為腦,威望肅著的老將劉延慶帶領帥旗居中為魂魄,六七千敢戰禁軍為血肉,欲趁兩軍犬牙交錯之際,一口咬碎淮西軍的咽喉。

淮西軍自以為勝券在握,正如潮水般狂攻,忽然斜刺裏倒殺出一彪人馬來,領頭幾個大蟲,一口刀,一條槍,兩柄劍,光芒耀目,直如魔王現世,凡阻擋於前者,人馬盡碎,硬生生在密密麻麻的大軍中沖殺出一條血路。

莫說賊兵震動,連宋軍陣中也是驚呼不絕:“啊呀,帥旗動了,帥旗動了!”

更多宋軍聞聲望去,不由困惑,繼而驚奇,最後狂喜——天爺!帥旗居然不是如大家想象一般往後撤退,而是以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撞向賊兵的帥旗!

許多宋軍兵將都下意識地揉眼,對於他們而言,這一幕景象,幾乎在夢裏也不可能發生。

戰局不利的情況下,帥旗不僅不退,反而以決然之姿、無回之勢,瘋狂沖向敵軍的帥旗,一時間眾軍竟然有些恍惚起來——娘的,這帶俺們打仗的,到底是童貫童大帥,還是狄青狄大帥?

看著烏泱泱的人群中,高大的帥旗不斷向前移動,許多宋軍都覺得心口被一種莫名的、前所未有的情緒所充斥,也許他們並不知道,這是獨屬於戰士的驕傲,但還是有人下意識順從這種感受,發自肺腑的放聲狂吼——

“童大帥,威武!”

下一刻,數十人同時吼叫出聲——

“童大帥威武!”

隨後是數百上千人的大吼——

“童大帥威武!”

僅僅幾個呼吸,數萬宋軍,幾乎每個人都聲嘶力竭地發出了吼聲:“童大帥威武!”

萬軍齊吼,不僅震天動地,更加蕩人心魂!

許多早一步便已逃開的宋軍,被這吼聲所震,茫然立足、回頭,繼而在震天動地的吼聲中,發現了那不斷前沖的帥旗。

“日他娘,出了鬼了……”一個已跑出幾十丈遠的陳州都頭,立住了腳,看著遠處兀自廝殺的袍澤,低聲怪叫道:“這、這個童大帥,端的好膽色!”

旁邊一個十四五歲的小親兵,多跑出幾步才停住,滿臉疑惑:“李都頭,你咋不跑咧?”

“跑?跑個卵子!”這都頭瞪起眼,攥著拳頭,低叫道:“不見童大帥個沒卵子的,都殺上去了?俺胯下這般大卵,你叫俺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