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和解輸贏(第3/6頁)

畢竟這雕塑是他們左手倒右手,有這種不知死活的老頭高價拍走雕塑白送幾百萬為什麽不收著?

大不了他們再把這幅畫盜回來就是。

然後故技重施,換一個不那麽熱門的雕塑家的作品,重新策劃漂白。

他們也不擔心這個中國佬會發現雕塑的秘密。

畢竟他們行事非常隱秘,只有作為靈魂首腦的哈爾斯清楚全過程,知道漂白和銷贓的途徑。

拍賣會一結束他們就查了甄復國的行程。

這個找死的中國佬還要在威尼斯待上三天,足夠他們行事了,而且好像的確如他們所料,只是巧合才拍下了雕塑,並不知道雕塑的秘密。他們下手的機會還有很多。

但……

萬萬沒想到的事情又發生了。

原本還要在威尼斯待上三天的甄復國,第二天就直接把雕塑送上了飛機,自己行李箱一拎就回了中國。

天知他們連監聽設備都沒來得及放進酒店!

撿了700萬丟了1.5億!

國際大盜團夥當時全員心理大約就三個詞:what the fuck!我頂你個肺啊!

但雕塑已經進了中國,真就是回天無力了。

他們義憤填膺之下只好放出了消息,希望先慫恿英國方面對這個傻逼中國佬展開調查,他們則好趁機行事,把畫給拿回來。

可也許是人倒黴涼水也塞牙吧。

哈爾斯做完另一單生意又準備用同樣的方法漂白贓物,所以回了威尼斯,但沒想到立刻就被警方找上門來。

那時候威尼斯的警方還不知道他就是那個臭名遠揚的國際大盜,只是詢問詢問。

剛問完,就把他放走了。

哈爾斯自己也松了一口氣,以為是虛驚一場。

可沒想到才離開沒一分鐘,警察局裏就反應過來,這個人有點不對勁啊。於是呼啦啦按出來一幫人,荷槍實彈對準了他——

國際大盜首腦,就這麽滑稽又倒黴地落網了。

劇情簡直稱得上是一波三折,等回頭官司打完把資料給邊斜看,他估計都要驚嘆一聲“現實比小說還要戲劇”。

當然,這不是程白應該關注的。

她只是翻開了這密密麻麻長達幾十頁的證據,看向了一頁紙上被自己用記號筆標出來的部分,念道:“‘我們計劃周密,分工明確。把化作藏進雕塑這件事,只有我和拉克瓦知道。這個中國人的出現打亂了我們所有的計劃。’這是意大利警方處提供的嫌犯口供。從事實證據上已經能斷定,原告方畫作被盜系嫌犯團夥所為,想利用意大利對善意購買人和隱藏物的法律法規來漂白贓物。而我的當事人只是趕巧拍下了這尊雕塑,且根據嫌犯口供可以初步判斷,我當事人對雕塑裏藏有畫作一事一無所知。”

用更中國的話來講,這就是無意之中“撿了個漏”。

俞承在看見這份證據的時候一張臉就黑沉得能滴出水來了。

程白鎮定地笑道:“對於這份證據的三性,原告方應該沒有什麽意見吧?”

從撕扯法律適用開始,程白就展露出了她強大的控場能力。

案件完全按照她規劃好的步驟在走。

俞承覺得自己就像是那被人牽著鼻子的驢。

意大利警方的這些資料,他手裏其實也有一份。只是這份證據目前對英國這邊來說很不利,所以他絕不會主動向法院提交。

但要說破綻,並不是沒有。

只是這份證據所展現出來的某些端倪,讓他感覺到了忐忑,更隱約感受到了敗訴的可能。

他的目光緊緊地注視了程白半晌,然後就移向了甄復國,也沒有回答程白的問題,只是看了他很久,才笑著,慢慢開口道:“對於這份證據,我方本該沒有什麽意見,畢竟是意大利警方那邊的調查情況,甚至有了口供。但這只是最初步的調查結果吧?案件現在還在查明的過程之中。這位國際大盜哈爾斯先生主觀認為他們的計劃不可能泄密罷了,並不排除有他不知道的泄密可能,更不能直接證明被告當事人不知情。相反,這份證據反而透露出了更多的疑點。”

比如甄復國嫌疑極大的競價;

比如原本三天後才離開威尼斯,為何突然回國;

甚至他原本的“禦用律師”,以及這位律師背後所能連結起來的關系網,都十分值得懷疑。

這些疑點,俞承相信,法官能看出來,程白也能看出來。

但這個案件最折磨人的一點就是沒有任何直接證據。

雙方都沒有!

甄復國被他目光盯著,沒什麽特別的反應,大約是被他看得煩了,還直接對他翻了個白眼。

倒是半點看不出心慌的模樣。

俞承手指輕輕地轉了一下筆,不動聲色地道:“既然是初步調查結果,也不知道後續會再調查出什麽來,案情還會不會有變化。在這個階段就將意大利警方的調查列為證據,未免有些失之草率。我方想向法庭建議,再次延期,等待意大利方面更進一步的調查,最好能等到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