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2/4頁)

霍戍見此也沒在抓著事情繼續做文章,未有拖延,隊伍接著前行。

一路上隊伍裏的人都格外的安靜,只是見著從旁有運載著貨物快速趕著牲口趕路的人,不免還是多看幾眼。

心裏頭到底還是有些沒有底。

今日天氣比之昨日要明朗一些,臨近午時還出了點太陽。

小馬車裏悶,桃榆便卷起了一邊的車簾子。

他見著霍戍一直行馬於他的馬車旁側,時不時眼角的余光還往他這兒送。

桃榆知道霍戍這是在擔心他,聽了方才的爭吵而委屈。

其實他倒還好,沒傷著沒碰著的,人多是非本就多,就拿他們紀家一大家子來說,吵架心眼子也是家常便飯,哪有一帆風順的日子。

自己這身子骨兒出門來,人家把身家性命都壓在了這趟上,難免會對他一個拖油瓶有些意見。

為了讓霍戍放心,他在馬車裏吃了不少東西,然後又給睡了一覺。

得養好精神,好通行龍尾坡。

“誒誒,要幫忙的這邊來哈!人手不多了,再要是晚些出價再高可都尋不到人了哈!”

“沒得削價的,老爺,您好歹看看這什麽地兒吧。那坡可是一重高過一重,路又泥濘,您這削價的功夫留著去連平府同那些商戶用吧,咱都是些出力的窮苦老百姓。”

只見路邊蹲著塊人高的大圓石,上刻著龍骨坡三個大字。

霍戍的車隊方才到石碑旁側,遠便見著坡底下人頭攢動,熱鬧的很。

不知情的只怕還以為前頭有個小集市,討價還價的聲音此起彼伏。

“老爺,到龍尾坡的地界兒了,您可要雇人力幫忙過龍尾坡?”

“我們有壯力的牲口,能裝不少貨物,一口氣就能送過去。”

倒是沒等霍戍等人上前去看是怎麽回事,便有人先行走了上來。

“這坡可陡著咧,昨兒又下了雨,路上全是稀泥膏子,好些過路的商隊都陷在了半道上。”

葛亮和霍戍對視了一眼,旋即問道:“你們是什麽人?”

“我們是附近的農戶,聽說這邊有商隊和經行之人陷車,過不得坡,便牽著自家的牲口過來幫忙的。老爺們出門做生意也不容易,不熟悉路段損毀了貨物是一回事兒,要緊還是這一帶不多太平,晚了有匪徒出沒。”

“現在還沒春耕,閑著也是閑著,索性過來幫幫忙,出點子人力掙點散碎銀子,全當是積德積福了。”

做農戶打扮的男子說得懇切,好似還真挺熱心一般。

“趁著現在時間還算早,送老爺過了這坡,也省得在這邊紮營遇匪嘛。”

霍戍直接道:“如何收取費用。”

“一頭驢子二兩銀子,牛便三兩。”

葛亮聽到價格登時就笑了。

同行的人更是聽傻了眼,這幫忙運一趟就二三兩銀子,簡直就是坐地起價。

這要是跑上兩趟,半年的糧食都不必種了。

葛亮道:“我們就是一支小商隊,小本生意,可雇不起你們的牲口,要是雇個三五頭牲口,這一趟生意還不白跑啊。”

“這天色可不早了,若是過不去這坡,夜裏瞧不見路,是滾進溝裏還是撞見匪徒,那也就未可知了。”

男子一改樸實和善的之色,拍了拍袖子,一股賴相道:

“老爺不要雇傭我們的牲口,覺著比我們更熟識此處的地形也罷,只是醜話說在前頭,要是待會兒半道上驢子牛的力氣不夠行不動了,再是下來雇牲口可就不是這個價了。”

言罷,不等霍戍一行人說什麽,男子反倒是先行傲氣而去。

顯然是掐準兒了經行這段路的商戶的習性,像是他們一定會反悔去求他一般。

霍戍叫停隊伍:“改載貨物。”

“山路泥濘崎嶇,把板車上的貨物全部卸下直接由牲口負重。”

諸人急忙都下了車,按照霍戍的吩咐行事。

桃榆也從馬車上下來,為了給牲口減輕重量,全數下來步行。

貨物裝到了牲口上,一行人正是上坡。

龍尾坡其實並沒有當地人說的那麽陡峭,但是雨後山石滾輪,垮了不少的泥土下來被行路之人踩爛,車馬牲口踐踏,以至於路上糊著厚厚一層稀泥。

一腳下去得老大的力氣才能把和泥土粘合的極緊的腳扯起來,這點子不高的坡度為此也便平添了不少經行難度。

牲口雖行走比人穩當,可負重走起來,速度也格外的緩慢。

大家都小心謹慎的看著牲口和路,行的怪是叫人提心吊膽。

桃榆還是頭一次走到這麽難走的路段,他的手被霍戍緊緊的攥住,幾乎是在借力行走。

他埋著頭看著稀泥路,想著不知把鞋子脫了走起來會不會沒那麽難提步子,但可想而知這樣會更滑,也不敢輕易嘗試。

道上不乏同行之人,焦頭爛額的往前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