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自葬於山,等待收獲,天子真相(第4/6頁)

試問這樣的他,又如何是“俠義”?

“施主?”方丈見他似乎走神,輕聲喊了聲。

李元回過神來,道:“抱歉,方丈,我自己走走吧。”

“施主請自便。”方丈笑道。

李元走入古殿外的風雪,仰頭深吸一口冷氣。

忽地,他想起穿越前看過的一部電視。那電視裏有個長生之人為了成為強者,隱姓埋名進入各大幫派,學習各種功法,之後又融百家功法於一身,創出神功。他曾是武林盟主,也曾是九五之尊,是正道魁首,也是魔道魔頭,可偏偏是這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長生之人卻不敵一些後起之秀,甚至成了笑話。

某種程度上,此時的他與這位長生之人何其之像?

“原來如此。”

李元想通了,他放聲大笑起來。

本不是“俠客”,又如何能走得通這條俠義道?

他不是個好人,卻也不是壞人,他只是想在這個世道裏好好地帶著家人活下去的人。

“終究還是得等種子成熟啊。”

笑罷,他又嘆息了聲。

不過,這一年多的時間,他也非沒有收獲。

首先是他的勢力鞏固了,有綿州道的勢力做支撐,唐年在雲山道發展的還是挺順利的,這讓他有了退路。

其次是他明悟了“種子成長”的過程,有了這明悟,他就可以去有目的地催熟種子。

次日,早。

他和那五名年輕俠客分別,待到某處荒山,他褪去衣裳,又摘下腰間那把平平無奇的刀,略作思索,淩空而起,在一旁的山崖絕壁上淩空揮書“張繡埋葬於此”。

石屑紛飛之間,李元翩然落地,將刀和衣裳丟入坑中,立了個衣冠冢,然後仰頭又看了看那絕壁上的六字。

六字銀鉤鐵畫,刀勢盎然,充滿了霸絕氣概,若有後人來此,從這六字之中有所參悟,也算是一樁機緣了。

風悠悠,雲悠悠,晴光落照……

李元哈哈一笑,灑然轉身。

這俠客的生活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

……

排除了《千裏俠客觀想圖》無法通過踐行獲得,李元順帶又排除了《南山鬼雨觀想圖》。

因為“妖刀”的那種意境,他實在是很難契合。

剩下的便是《公子騎鹿觀想圖》了。

這圖是一種淡然灑脫隨意之心,和他的心境最為契合。

可再仔細一想,其實也不盡然。

他並沒有那種放下一切,超然物外的灑脫。

這一想,李元也是無語了。

看來,下一步除了磨礪自己的鑄兵手藝之外,便是去催熟種子了。

他終究還是要把他創出的功法給發揚光大,那麽……才能加快他踏入下一步的速度啊。

……

……

回歸後,李元在神木殿內城待了一陣子。

外面,各種慘烈廝殺的信息傳來。

而他則只要鑄造兵器,就可以了。

之後,等他想要再正大光明地外出時,卻不行了。

城門的守衛說是得了上面的命令,不可讓李師再出城。

李元頓時怒了,那幾個守衛可憐兮兮,幾乎是要跪下勸他返回。

李元也沒讓這些小家夥為難,便返回了,反正他真要出去,這些人也攔不住,甚至發現不了。

很快,姑雪見匆匆而來。

神木殿找與他相熟的副殿主,也算是表明了自己“軟”的態度。

姑雪見道:“李元,你現在是門中重要的鑄兵師。所以不能再住在一重門後了。

三重門後的核心地帶,已經給你準備好了府邸,你搬過來住,還能經常見到平安。

平安……他也想你了。”

之前,姑雪見擔心李元影響平安修行,可現在情況不同了。

但李元還是果斷拒絕了。

他固然也見小平安,可他不能把自家玉骸女兒帶到險地去。

小平安在內城是不會有事的,但小琞卻不同了。

小平安想他們,頂多哭鬧一下。

但小琞若是出了事,那就是萬劫不復。

他不會冒險。

於是,他道:“在外住慣了,不想去城裏。”

姑雪見道:“一重門後是可能存在混入奸細的,萬一有行骸或者黑蓮賊的人悄悄入城,對你執行斬首計劃,那怎麽辦?”

李元灑然一笑,道:“大丈夫生於世間,豈能畏畏縮縮?

若如此,我心氣也不得舒暢。

心氣不暢,靈器也鑄不出來了。”

姑雪見眼睛一亮,她就吃“豪情”這一款。

而李元經歷過了“白衣刀王的角色扮演”,他對“豪情”的掌控也達到了“發自內心”的程度,這也算是一個意外收獲。

可姑雪見轉念一想,又道:“是不是當初我說了一些不好聽的話,說你今後和小平安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了,所以你還在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