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自葬於山,等待收獲,天子真相(第3/6頁)

果然,他才報出名號,那五人紛紛露出見了偶像的神色,一個個化身迷妹迷弟湊過來。

李元分了酒與他們喝,他們更加開心,少年開心地眼冒精光,少女興奮地臉頰通紅,一個個“張哥張哥”的喊著。

明明是來剿匪,卻變成了大型追星現場。

眼見天欲黑,“戰槍幫”的劉步衢道:“張哥,天色不早了,我知道附近有一處寺廟,香火挺多,廟裏的僧人也是好人,平日裏多有善行。若是您不欲趕路,不若與我們一起去那兒落腳。”

李元和這群小兄弟聊得也投機,笑道:“好啊。”

他這麽一答應,五人都開心無比。

沿途,李元又順手指點了下五人的修行之道。

待到那寺廟,果是個如那劉步衢所說,香火鼎盛。

雖不雄偉,但卻散發著古樸之意。

廟裏的主持精通醫術,便是這大晚上的還在外奔走,聽沙彌說是去隔壁村子救人了。

而沙彌也和這五人相熟,很快便安排了齋飯,隨後有安排了供落腳的禪房。

雪夜漫長,李元漫步在寺廟裏,這廟裏還住了些無家可歸的人,遠道而來的人。

就是半夜,還有人在正殿裏拜佛。

深夜,主持從外踏雪歸來。

而正殿,已無人。

李元隱約能聽到正殿前的對話聲。

“安山村的老王不行了,他那病是餓的,苦的,凍的。

若治卻需得許多錢財購買補物才行。

他沒錢買,而老衲也只給拼湊銀兩,給他湊了兩副藥。

阿彌陀佛,老衲還是未曾能救人。”主持在嘆息。

“方丈不必自責,如今兵荒馬亂,藥材漲價,再加上年年歉收,欸……”另一個僧人正在勸說。

李元心神一動,從外走出。

方丈一愣,待看到來人,卻是行禮道:“貧僧玄祥,見過張施主。”

李元沒說什麽,之前丐幫曾經懸賞他,所以到處都張貼了畫像,這名為玄祥的方丈認識他並不奇怪。

他默然上前,從懷裏掏出六張“五百兩”面額的銀票,放入方丈手裏。

方丈忙推脫,道:“這如何使得?”

李元笑道:“不義之財,若能用來行俠義之事,也算是一大快事!”

方丈,還有旁邊的一個僧人眼中皆是閃光,然後齊齊行禮,贊道:“阿彌陀佛,張施主,真大俠也。”

李元聽到“大俠”兩字,忍不住露出苦笑。

他苦苦追尋“俠客道”,一尋已是年許,卻怎麽也無法踏過那最終的一步。

“大俠”之名,聞入耳中,實是刺耳。

方丈注意到了,便笑道:“看來張施主亦是心存無明煩惱,不若老衲為你敲缽誦經,助你靜心。”

李元點點頭,道:“有勞方丈了。”

片刻後,稍稍有些陳舊的正殿前,老僧與午夜燭光裏提槌敲缽,令人心安的梵音悠悠蕩蕩地擴開,老僧嘴唇亦是動起,絮絮叨叨地念誦著經文。

李元聽不太清。

但他,還是看著面前那斑駁金身的佛像。

佛像在黑暗裏,面容慈悲,雙眼微眯。

李元拜了三拜,繼而長跪蒲團,思索著自己究竟哪裏出了問題,為何就是邁不過這“俠義道”的半步。

他已經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來做這事。

他已經救了許許多多人。

他已經貫徹了心中的俠義,為何還是不行?

他有些煩躁。

方丈笑看著他道:“施主煩惱未去,不妨多坐會兒,老衲繼續為您念經祈福。”

李元隨口道:“許是滿手血腥,無法入眠吧。”

方丈笑道:“佛有慈悲,亦有怒目。

施主斬的是罪業,哪兒來的滿手血腥?”

李元愕然。

這方丈水平挺高啊,居然對他這麽個穿越者說出了類似“斬業非斬人”的道理。

只可惜,他其實煩惱的不是這個,否則說不定還真就悟了。

方丈道:“我能問問施主,方才拜佛拜的是什麽嗎?”

李元愣了下。

他拜的是什麽?

拜的是求個心安,然後能夠早點領悟“俠義道”。

可是……

忽地,他蹙了蹙眉。

毫無預兆地,他明白了。

他拜的不是佛,是他自己的欲望。

他救了許多人,這是善行,可他的目的,依然是欲望。

他的欲望不是“貫徹俠義”,而是達到更高境界。

他一邊救人,卻又一邊在暗中賣著“七品頂級兵器”,而他賣出的那些兵器,每一把都會惹起腥風血雨,讓不少人無家可歸。

他一邊鎮壓著丐幫,卻又一邊做著這江湖黑暗的幕後首領。

他一邊行俠仗義,卻又一邊清晰地知道有些事他管不了,也不該管。

畢竟,他從來沒想過成為一個滿腔怒火,悲天憫人,為國為民的大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