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六十三章,撿到寶的寧國(第3/4頁)

尤其是和大明帝國之間沒有貿易壁壘,大明帝國的工業產品充斥寧國的市場,這更是讓寧國本身的工業難以發展起來,根本就競爭不過大明的企業,更何況在海外,南非殖民地的企業也是猛的一筆,都可以和大明帝國的企業競爭。

這導致了海外其它的殖民地、藩國的工業發展更加困難,基本上都是以農業為主,主要都是種植園經濟。

以種植某種經濟作物為主,依托大明帝國這個龐大的體系之下,倒也可以過上不錯的小日子。

但寧王是並不甘心自己的寧國僅僅只是種種大米、甘蔗、香料什麽的,他也想要將自己的寧國經營的和大明帝國一樣,不僅僅農業發達,工業也要發達。

這其實就是典型的東方人的性格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大明帝國可以的,自己寧國也是可以,大明帝國有的,自己寧國也必須要有,誰也不比誰差。

但在這樣的道路上,寧國卻是走的很艱難。

寧國自己建立起來的工業企業根本就競爭不過大明帝國,發展艱難,也發展不起來。

沒有嘗到資本主義發展最初始黃金期的肉,這自然而然就難以發展起來,更何況寧國這邊的教育、人才、科技、道路等各個方面都比不了大明帝國,那就更難了。

不過這一次,寧王卻是撿到寶了!

因為大明帝國這邊的紡織產業正在大規模的從大明帝國內部遷移到海外的殖民地和藩國,其中很大部分的紡織工廠都選擇落後到寧國這裏來。

寧國這裏是允許蓄奴的,並且天竺大陸這裏還有著極其廉價的勞動力,同時寧國也是海外最為重要的棉花產地,棉花種植的規模很大,產量很高。

再加上寧王也實時的出台了優惠的政策,故而也是吸引了大量的紡織工廠落戶到寧國這裏。

眼前的清河崔記紡織廠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個了。

“哈哈,寧王過獎了!”

“這還是多虧了寧王您的支持,我們才可以建起這個工廠來。”

崔鏡笑著和寧王說道。

搬遷出大明也是無奈的選擇,不得不選擇搬遷出去。

因為在大明帝國這邊根本就混不下去了,人工太貴了,競爭不過海外的這些紡織工廠,在紡織領域來說,大明帝國的紡織工廠根本就不具備優勢,主要就是人工太貴了。

而海外的這些紡織工廠人工非常的廉價,成本極低,優勢非常的明顯。

“我們寧國始終歡迎大家前來投資,也是制定了諸多的優惠政策,頭三年免稅,後三年交一半的稅,免費給土地。”

“甚至於只要願意移民來我們寧國,我們還可以給個人提供大量的土地、奴隸等等。”

寧王笑著說道,清河崔氏還是有影響力的,想著是不是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來寧國投資或者移民,無論是哪一種對於寧國來說,那都是賺的。

“真的是太感謝寧王您的支持了!”

“我們的工廠搬遷到寧國之後,我估計我們的成本至少可以降低三成左右,產品在全球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

崔鏡也是再次向寧王表示了感謝。

“我們寧國雖然不如大明,但是在紡織領域來說,我們寧國還是有很多的優勢,以前那些在寧國建立的紡織廠都發展的極為不錯。”

寧王笑著說道,寧國別的行業都發展的不行,就這個紡織行業發展的很不錯。

但寧國想要可不僅僅只是紡織行業,鋼鐵、汽車、電氣、輪船制造等等行業,寧王都想要發展起來。

只是這些企業根本就不願意來寧國這邊投資,寧國這邊目前還不具備發展這些重工業以及有技術含量的工業。

即便是有優惠的政策,但是在其它很多方面,寧國都還差的太遠。

尤其是像汽車制造這樣的產業,它需要極其完善的配套企業和產業才能夠真正的發展起來,並不是僅僅靠一個工廠就可以造出汽車來的。

而寧國根本就沒有完善的工業體系,交通也不行,更沒有相關的人才,傻瓜才會將汽車工廠遷移到寧國這裏來。

人工是便宜,但是都是文盲,連字都不認識,更別說其它的了,別指望這些人能夠制造出合格的汽車出來。

需要一個螺絲都可能需要從大明帝國運過來,這成本怎麽可能降的下來,又如何和大明帝國的企業相競爭。

寧王等人視察著眼前的紡織工廠。

對於現在的寧國來說,能夠抓住大明帝國第一波產業轉移的機會,這也是已經非常難得的了。

至少對於現在的寧國來說,自己是可以生產衣服鞋子了,還可以創造大量的稅收,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就業等等。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以後還可以慢慢的其發展其它的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等成熟之後再來發展一些其它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