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七章,區域性經濟(第2/3頁)

大量的遷移漢民去西域、河中、中亞等地,建立移民小鎮,移民實邊,又緩解關內的人地矛盾,同時也是極大的促進了邊境地區的發展。

再加上這一系列的少數部族政策,促進民族的融合,鞏固邊疆,這樣一來,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讓西域這邊非常的安定,很少有什麽事情發生。

縱然是有野心勃勃的人,他也沒有任何辦法鬧起事情來。

一來是大明強有力的統治,二來是失去了軍事、政治、經濟上的支持,最後是自己部族的人都在過自己的小日子,誰跟你來造反?

當年大明天軍掃蕩西域各部族的時候,殺的西域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的場景至今都讓無數人膽寒。

沒有大明天軍當年強硬的殺戮,殺的西域各族臣服,西域是很難安定的,縱然是政策再好,估計著西域各族也不會接受的,畢竟那些各部族的首領、貴族可不會答應的。

但不答應也要答應,所有不答應有野心的都已經墳上三尺高的青草了,大明在這裏有十萬大軍鎮守,再加上各地官府大量的退役軍人組成的捕快、衙役、差役等等。

你還想怎麽樣?

是老老實實的過自己的小日子呢,還是說準備著人頭搬家,又或者是惹得天軍屠戮一族?

聰明人都知道該如何去做。

朱厚照看著伊犁城內繁華的一幕,來自西域各地的人,穿著不同的民族服飾,有著不同的長相,帶來了不同的貨物。

彼此都在用大明話交流,使用大明的銅錢、銀幣、銀票進行交易,互相和睦共處,再看看伊犁城的街道上的商店。

有漢人開設的大商行、商店,也有各部族人開設的小商店、小商行,裏面販賣著各種各樣的貨物,不僅僅是西域本地的特產,而且還要來自全球各地的特產。

生活富足,商路暢通,各部族和睦共處,這才是西域該有的樣子。

朱厚照還是記得自己大明太子的身份,玩歸玩,玩的同時也要考察下西域這邊的情況,總結下西域這邊的部族政策,進行反思,是否有不妥的地方,是否要繼續堅持下去。

“今天要去天山北麓這邊看看這邊的種植園~”

朱厚照騎上自己的汗血寶馬出了伊犁城,又準備去天山北麓這邊考察。

不單單是西域各部族相處的情況,朱厚照也是同樣關心西域這邊的經濟。

朱厚照已經走訪了西域各地,現在西域的經濟和以前相比也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以前的時候,各部族之間的經濟主要是按部族來進行區分,遊牧部族自然是以放牧為主,放牧牛羊和馬匹,往往實力強大,弓馬嫻熟,是大族,像蒙古人、哈薩克人,當然也有契丹人、烏孫人這樣的小族。

還有定居綠洲的,主要是以耕種為生,像畏兀爾人、回回人之類的,主要是聚集在各綠洲以種植小麥為生。

可是現在,西域各部族的經濟也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還是因為大明強大的經濟介入。

像遊牧部族,以前是在各地遊牧,不斷的遷移,以放牧牛羊為主,但是現在,因為大明帝國對馬匹和羊毛的巨大需求。

有很多貴族在西域各地有大量龐大的牧場,他們雇傭草原人為他們放牧牛羊和馬匹,建立起養殖場,有的專門飼養產羊毛的綿羊,這種綿羊還是從歐洲這邊引進來的品種。

還有的則是專門飼養奶牛產奶,因為大明關內這邊,特別是京津地區這邊,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流行起喝牛奶、吃奶酪來,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經濟利益驅使下,讓很多牧場都開始養奶牛。

同樣的,這些奶牛品種都是在全球各地遴選優質的品種來進行的,並且還專門用的是歐洲的奴隸來制作奶酪。

現在西域這邊有的牧場制作出來的奶酪已經非常的有名氣,無論哪方面都不會比歐洲這邊的奶酪差。

還有的牧場則是專門飼養馬匹,同時對馬匹的品種進行不斷的培育,收集世界各地的優良馬種進行培育,培育出來的馬匹質量非常好,非常的暢銷。

這些專業性的牧場和養殖場都對遊牧部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為了賺錢,這些草原部族也是開始學習漢人的養殖方式,專門飼養一種有價值的牲畜,並且還逐漸的定居下來,圈地建牧場、養殖場進行養殖。

至於定居綠洲的這些部族,他們同樣也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因為大明的糧食產品非常高,糧食價格非常便宜。

這些定居在綠洲以種植小麥為生的各部族,他們的日子相對就難過多了,糧食賣不出什麽價錢來,種地不賺錢,只能夠吃飽飯。

不過人窮思變,既然種糧食不賺錢,那就種的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