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六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3/3頁)

弘治皇帝仔細的聽著,只要是關於劉晉的事情,他都比較上心,聽到劉晉關於考成制度的幾點,他更是聽的很認真。

“德的評價標準不一樣嗎?”

“可是這一個人如果連德行都不行的話,縱然是有再強的能力,這為官的話,恐怕也是於民無利啊。”

弘治皇帝仔細的思索著。

“但劉晉所說的也不無道理,一千人有一千人的看法,沒有統一的標準,這考成制度就很難落實和實現。”

“人口統計來說,如果真的能夠進行一次詳細、準確的人口統計的話,倒是對我大明各項決策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當聽到劉晉以人口為例子進行舉例的時候,弘治皇帝頓時就微微點點頭。

身為皇帝,他當然知道人口的重要性,更重要的其實還是準確的掌握人口的數量。

這幾年不斷的進行移民,弘治皇帝很想知道這兩京十三省到底還有多少人口,還有這南洋各省,遼東、北方草原、西域、河中、澳洲、黃金洲等各地都有多少人口。

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朝廷的移民大計是跟人口密切相關的,這人口的多寡直接關系著朝廷的移民政策。

正如劉晉所說的,一個地方有多少人,人口當中的男女比例是多少,有多少壯丁,有多少小孩,有多少老人,這些信息非常的重要。

人口多寡,再結合這個地方所擁有的耕地數量就可以決定從這些地方遷移出多少的人口到南洋、遼東、澳洲、黃金洲等地去。

有多少的壯丁,就可以知道從這些地方當中能夠有多少勞力,這征兵的時候可以分配少的征兵名額等等。

“確實是有必要進行一次全國性的人口統計和調查了。”

弘治皇帝心中默默的記下來。

“官員的考成制度也是要制定出來,朝中的官員,實在是有太多、太多的人屍位素餐了。”

想到考成制度,弘治皇帝也是覺得確實是有必要。

朝中的官員,很多官員基本上都是什麽事情都沒有,這就算了,還有一些專門沒事找事做的。

像禦史、翰林都是屬於這一類,沒事做,天天就是專門沒事找事做的那種,本身解決不了任何的事情,但卻是偏偏可以無端生出各種各樣的是非來。

弘治皇帝案板上的奏疏當中,肯定是少不了這些翰林禦史的奏疏,今天彈劾這個,明天參誰一本,又或者是幹脆就盯著弘治皇帝本身。

什麽皇帝這個不行,那個不行,這個不對,那個也不對,甚至於連皇帝跟自己老婆睡覺都能夠被他們找出事情來說一通。

另外還有很多事情,其實下面這些官員處理就可以了,可是偏偏就送到了弘治皇帝這裏。

比如某個地方降下了一顆隕石,這個地方的官員必然要寫一本奏疏上來向弘治皇帝詳細的匯報這個事情。

如果恰好又出現了災荒什麽之類的,那就不得了,肯定是少不了要有一番文章出來。

總之雞毛蒜皮的小事實在是太多了,都應該下面各級官員去處理的,可是偏偏這些事情到了弘治皇帝這裏,造成了弘治皇帝要處理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本身來說,弘治皇帝身為如此龐大一個帝國的統治者,他所要做的事情和思考的事情應該不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是真正關系國家的大事。

比如思索如何強軍應對外敵的入侵,思索如何增加糧食產量以滿足老百姓的胃口,又比如思索朝廷制度的好壞,是否需要對朝廷制度進行修改等等。

而不是盯著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什麽這個地方發水災了,那個地方出現天狗食月了等等之類的小事情。

弘治皇帝有時候批閱奏疏都覺得累。

此外還有就是權力鬥爭了,這個就更累了,總之當皇帝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陛下,先休息一下吧,這些奏疏都不是什麽緊要的奏疏,明天再看也不遲,現在都已經是子時了。”

這邊,蕭敬命人看了看時間,也是建議道。

“看完這點再睡吧,明天又要出去走一走,肯定要少很多時間看奏疏的。”

弘治皇帝想了想搖搖頭,拿起一本奏疏又繼續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