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六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2/3頁)

“這一次西征,劉晉就帶了很多大明醫學院的大夫隨軍,以前很多根本就很難救治的傷病都全部治好了。”

“他們研究出了輸血的方法,通過手術治好了很多人,現在在京城也是非常有名氣,全國各地都有慕名前來看病的。”

“要不,明天我們喬裝打扮一番,一起去大明醫學院這邊看一看,檢查下身體也好。”

蕭敬想起了大明早報上面所刊登的大明醫學院的事情,也是看過了大明醫學報,從大明醫學報上面學過很多醫學方面的知識和內容。

“這禦醫不是經常給朕診斷嘛,難道外面的大夫還會比禦醫更厲害?”

弘治皇帝想了想說道。

“陛下,這大明醫學報上面說的一些東西,我覺得還是很有道理的,這大夫治病其實還是很講究的經驗的。”

“宮中的禦醫因為是世代相傳,這醫術或許不差,但是因為禦醫只給宮中的貴人看病,這行醫的經驗或許不如民間的大夫。”

“去看一看,也不耽誤多少時間,就當時出去走一走、散散心。”

蕭敬也是連忙回道。

“好吧,那明天就去看一看,反正也是有段時間沒有出宮走一走,正想出去看看。”

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點點頭,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看一看,順便也是出宮走走。

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了,弘治皇帝雖然沒有出現什麽大的狀況,但是這胃口不行,吃的太少,人非常的消瘦,再加上國事操勞,未老先衰。

可是偏偏宮中的禦醫看不出任何的狀況出來,只能夠不斷的給弘治皇帝開一些補身體的方子,人參湯什麽之類的給弘治皇帝。

這些東西弘治皇帝沒少吃,可是這身體卻是依然一天不如一天,在幾年前的時候,弘治皇帝還迷信過丹藥之術,讓人在宮中練過丹藥來補身體,以期望能夠活的更久一些。

只是後來因為李廣案的事情,讓弘治皇帝看清楚了這些丹藥之術、佛道養生之術之類的,所以重新喚醒了勵精圖治的弘治皇帝,讓他比以前更加的勤奮,這也是他身體越來越差的重要原因,工作強度太大了。

這說明啊,弘治皇帝其實很清楚自己的身體情況,同時也是嘗試過讓自己更健康的辦法,只是沒有用對而已。

現在聽到蕭敬的話,弘治皇帝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反正也是出宮去走一走、散散心。

“太子今天又在忙些什麽呢?”

很快,弘治皇帝又是想到了朱厚照。

自己的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了,這江山啊遲早都是要交到朱厚照的手中,所以對於太子,他是極為關心的,每天都要問一問太子的事情。

“太子殿下今天和劉晉一起去看狀元遊街了,他有感於陛下您每天操勞國事,覺得朝中的官員屍位素餐,無所事事,所以才導致大量的奏疏壓倒了陛下的身上。”

“所以他覺得應該要對官員制定一套完善的考成制度,以此來督促天下的官員為陛下分憂解難,這樣陛下才能夠更輕松一些。”

蕭敬想了想也是連忙說道。

“這孩子,他懂什麽,這當皇帝的不操勞國事,難道還去操勞什麽?”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高興的笑了起來,通過蕭敬的話,他知道朱厚照是一個極其有孝心的孩子,這讓他倍感欣慰。

自古以來,歷朝歷代都少不了以孝治天下,太子孝順,這是給天下人做表率,這讓弘治皇帝自然是極高興的。

“他肯定是向劉晉這邊求教了吧?”

接著他也是問題,朱厚照肚子裏面有多少墨水,他還是很清楚的,找劉晉,那肯定是為了求教一些問題和知識的。

“是的,陛下。”

蕭敬點點頭說道。

“劉晉都說些什麽了?”

“這個劉晉,也是懶得很,每次給他放假,他一定是要休滿了才願意回來上朝。”

說到劉晉,弘治皇帝也是再次笑了笑,這樣懶的臣子,他還是第一次遇到。

不過劉晉那是有真才實學的,也是真正的治國能臣,文可治國,武能開疆拓土,這樣的臣子,縱觀整個朝野,目前來說好像也只有還有一個王守仁。

王守仁現在也算是真正進入了弘治皇帝的眼中,和劉晉同一期考試,同一年開始為官,同樣也是南征北戰,同樣也是滿腹經綸,才華橫溢,也是讓弘治皇帝看到了另外一個不遜色於劉晉的人才。

“劉晉說,考成制度自古有之,可以多加參考,同時結合大明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思考和改動,他提出了幾個重點。”

蕭敬想了想也是開始向弘治皇帝詳細的匯報起劉晉和朱厚照之間的談話內容來。

“務實,不務虛?”

“這德很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