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不一樣的教育(第2/2頁)

不過好在劉晉對此非常的大方,基本上願意來讀書的孩子,劉晉都說了,盡量都收下來,預算不夠可以追加,教師不夠可以再建,老師不夠可以再請。

總之只要願意來讀書,都要收下來,這個時代的人,想要讀書實在是太難了,劉晉有的是銀子,沒地方花,用在教育上面比用在什麽地方都強。

為此不單單是麾下產業有附屬小學,劉晉也在京城、天津、淞滬、琉球等各個地方建立了很多的免費學校,每年光是花在這上面的銀子都要上百萬兩銀子。

如此大筆的開支,全部都是劉晉在承擔,並且還樂此不彼,還在大明各地新建更多的小學、中學。

這一點上面,讓很多原本要指著劉晉鼻子罵人的腐儒也是不得不閉上自己的嘴巴,不管怎麽說,劉晉這也是在教書育人,盡管這四書五經的內容實在是太少了,讓他們非常的不爽。

但不爽歸不爽,有更多的孩子能夠接受教育,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他們能夠做的就是不斷向劉晉這邊建議,應該加強傳統的四書五經教育,不要教授太多的旁門左道之類的。

但劉晉鳥都不鳥他們,我自己花錢建的學校,想要教什麽就教什麽,沒看到弘治皇帝對此都是大加贊賞嗎?

我辦出來的學校教出來的學生又不參加科舉考試,不會搶你們儒家子弟的飯碗,還嗶嗶個錘子。

儒家、儒家,都已經腐朽到根子裏面去了,嚴重束縛思想和創新的東西,自己都想要打破它,你竟然還說要我的學校當中加強四書五經的教育。

這念四書五經有個錘子用,是能夠煉出更好的鋼出來呢,還是能夠造更好的船出來,或者是對治國安邦有什麽大用?

幾本書而已,一代又一代人念了又念,鉆了又鉆,也沒見鉆研出什麽經天緯地的人才或者成果出來,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

所以劉晉懶得鳥他們。

要是以往,這些腐儒肯定要把劉晉給噴死,不過劉晉在對外方面又大力推廣儒家的一切,比如讓藩屬國、新納入大明版圖的省份這些地方強制性的推廣儒家的一切。

這又讓儒家的人非常的滿意,覺得劉晉還是可以的,這是讓儒家思想傳播的更廣,傳播到更多的地方去。

所以大明的這些腐儒們對劉晉也是很矛盾,說他好吧,他自己建的小學又不重視儒家的教育,說他不好吧,對外方面,他又極力的推行儒家思想和教育。

總之很矛盾,對於劉晉在大明半小學,進行另類教育的事情也只能夠睜一眼閉一眼,反正又不會成主流,只要科舉考試還是考四書五經,就沒有人能夠撼動他們儒家的地位。

至於劉晉辦的這些小學、中學之類的,用劉晉的話來說,都是用來培養自己的技術人才。

比如這造船廠,如果將船造的更好、更快、造出更多的船、更多種類的船,這些用四書五經肯定是不行的。

這需要涉及到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等相關的領域,沒有這些的儲備,這造船肯定是不行的。

再比如這修橋鋪路,靠四書五經還是不行,還是要他們口中所謂的旁門左道。

只要不撼動儒家的地位,其它的都好說,只要朝廷的官員還是通過傳統科舉考試取士就可以了,別的就不用管太多。

大明能夠越來越強,這些旁門左道還是很有用的。

占地面積極廣的京城機械廠附屬小學這裏,小升初的考試正在進行,小學升中學,這是一個極其關鍵的點。

和後世不同,劉晉壓縮了這個時代教學的內容和時間,只有小學和中學,小學基礎性的東西,中學更深入一些東西,但相比起後世的教育來,都是基礎性的東西。

可是劉晉覺得,這基礎性的東西只要能夠學好、運用好,也足夠大明在這個時代不斷變強了,反正很多東西也是還沒有研究出來,拿出來也不太好,讓這個時代人自己去慢慢的研究反而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