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其實是打廣告的(第3/3頁)

“瞎說?怎麽可能有麻雀一樣大的蚊子,那豈不是要咬死人?”

“大家都別胡亂的猜了,報紙上面不是說了,劉狀元已經在琉球這裏建了一座琉球城,天津這邊有定期前往琉球城的船,大家可以去琉球這邊看一看。”

“琉球城這裏也是歡迎大家去琉球這裏看一看、走一走。”

“上面還有琉球城這裏的移民政策呢,只要願意移民去琉球,一個人就可以免費獲得三目田地,這琉球的田地非常的肥沃,雨水又多,還可以一年兩熟。”

“琉球城這裏又是大規模的種子甘蔗,熬糖,肯定很有前途的。”

“琉球實在是太遠了,誰會移民去琉球啊?”

“聽說已經有好幾萬人移民去琉球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和報紙上面所說的一樣,真要是像報紙上面寫的這樣好,我都想移民去琉球了。”

“一個人免費獲得三畝土地啊,一家人移民過去,隨隨便便也有十幾畝上等的水田了。”

“……”

伴隨著大明早報上面刊登出琉球這邊的點點滴滴,琉球也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被大明的老百姓所知道。

本來是將糖這個東西,慢慢的卻是變成了打廣告,給琉球這裏打廣告,讓大家知道琉球,知道琉球城這邊的政策,鼓勵大家移民到琉球這裏去。

這就是劉晉辦報紙的真正原因。

辦報紙是沒有錢賺的,至少現在來說,大明早報劉晉是一支在虧錢的,但是報紙的作用是毫無疑問,讓劉晉可以輕輕松松的就引導大明老百姓的注意力。

望月樓的四樓。

“臭小子,你這讓大家都去琉球這邊種甘蔗,熬糖,我們以後吃什麽啊?”

張懋看完了最新一起的大明早報,有些疑惑的問道。

原先是沒想到這去琉球這邊建城,種甘蔗會如此的賺錢,僅僅是這一次,琉球城這裏的甘蔗大豐收,熬出來的糖都可以賣上千萬兩銀子。

出去今年投入到琉球城的銀子,再加上各個方面的開支等等,輕輕松松也能夠賺到幾百萬兩銀子,這投入的成本立馬就會來了,還賺了銀子,以後就是坐著數錢了。

可是現在呢,劉晉竟然讓大家都去琉球這邊開墾土地、種植甘蔗,這不是將自己下蛋的母雞拿給別人去發財嘛。

“張公,我們的目光要放長遠一些,這種甘蔗、熬糖的生意雖然賺錢,但終究來說是有限的,一年下來賺千萬兩銀子就頂了天了。”

“但是如果琉球這邊看開發起來,我們就可以有更多賺錢的地方了,琉球可是一個大島,上面的資源極其的豐富。”

“另外,琉球開發出來了,明年我們進軍南洋、呂宋,澳洲的時候,我們就容易多了,另外琉球也是前往黃金洲船隊返回航線上的一個重要點,我這是在為未來布局。”

“到時候我們隨隨便便搞個船隊去南洋,也能夠拉回來一船船的銀子,如果能夠去澳洲,澳洲這裏的金礦、銀礦也是非常多的,到時候還怕會沒有銀子?”

劉晉聽到張懋的話,笑了笑解釋道。

開發琉球非常的重要,是劉晉將太平洋變成炎黃子孫內湖的起點。

將琉球經營好了,上可去朝鮮、倭國,銜接大明北方的區域,南可以銜接廣東、廣西、瓊州,還可以下南洋去呂宋,去澳洲。

南洋、呂宋也是天賜之地,處於熱帶地區,土地肥沃,降水充足,別的不說,單單是用來種植水稻,這一年三熟的水稻,隨隨便便占領下一些區域,未來產出的水稻也是足以輕輕松松的養活整個大明。

至於澳洲就更不用說了,礦產資源極其的豐富,又地廣人稀,這樣的好地方不占領了,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如果能夠打通南洋、澳洲航線,再從澳洲這邊就可以前往南黃金洲這裏,到時候就可以形成一個完全的循環。

圍繞著整個太平洋,大明就可以有兩條路線,一條路線是往北,通過倭國、北太平洋前往北黃金洲。

一條路線則是往南,通過南陽、澳洲抵達男黃金洲,進而將整個太平洋變成炎黃子孫的內湖。

這才是劉晉真正的目的,至於種甘蔗、熬糖啊,這不過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去琉球這裏,開發琉球。

還是那句話,劉晉信奉的法則,用利益去驅動人。

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劉晉相信不需要自己費心費力去推動,自然而然就會有人願意去琉球。

自己需要做的不過是將這個利益給擺出來,同時保證這些按照自己制定規則去玩遊戲的人能夠從中獲得足夠的利益。

如此一來,自然就可以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越來越多的人按照劉晉制定的方向不斷的前進,進而帶動整個龐大的帝國走向殖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