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其實是打廣告的(第2/3頁)

劉晉真正的打算是想以糖來推動琉球的開發。

要讓這些食糖商人看到利潤,看到琉球是一個寶地,劉晉僅僅只是在琉球這裏建了一個城,開墾了一些荒地就能夠生產出如此多的食糖出來。

劉晉可以做,那麽其他人為什麽就不能這樣去做。

他們也同樣可以去琉球這邊建城,去琉球這邊開墾土地,種植甘蔗熬制蔗糖。

用利益去驅動人,這一直以來都是劉晉在做的事情。

聽到李遠山的話,眾人也是忍不住微微吸口氣,有些人甚至於眼睛微微泛紅。

劉晉所描繪的世界,通過大明早報一期又一期的不斷刊登,大家也都知道,這糖在歐洲價比黃金,那就一定是價比黃金。

如果能夠運一船糖去歐洲的話,那豈不是發了?

眾人的腦海中都忍不住如此想道。

“李先生,你們琉球城這裏的糖真的可以有如此高的產量?”

有人就忍不住站出來問道。

“那是當然,這還僅僅只是今年,到了明年,我們在琉球這裏可以開墾出更多的土地出來,到時候種植的甘蔗就更多,熬出來的糖就更多了。”

李遠山鄭重的點點頭。

“大家可能對琉球這個地方不太了解,我今年在琉球城差不多待了一年的時間,我給大家講一講琉球的情況。”

“琉球離福建很近,很近,隔海相望,坐船的話,一天的時間都不用就可以從福建抵達琉球。”

“琉球這裏光照充足、雨水充沛,非常適合甘蔗的種植,可以一年兩熟,除了甘蔗之外,琉球這裏還非常適合種植水稻,可以做到一年兩熟,甚至於三熟。”

“琉球的土地非常的肥沃,又都是無主的土地,誰開墾就歸誰,我們劉公子也是已經斥巨資在琉球北邊淡水河這裏建立了琉球城。”

“如果大家想去琉球這裏投資的話,可以直接先去琉球城這裏,有些東西,我說的再多,其實也不如大家去看一看,現在天津這邊也是定期有船專門往返琉球和天津,大家可以派人去看看,考察一下。”

李遠山說的時候非常的自信,說實話,他自己都喜歡上了琉球這裏,也準備舉家遷移到琉球。

聽到李遠山的話,眾人也是紛紛點頭,只要和劉晉扯上關系的事情,他們都很信服,因為至今以來,劉晉就沒有騙過大家。

黃金洲遍地是黃金,現在每一個人都相信這一點,更別說相信琉球是一個寶地了。

至於是真是假,正如李遠山所說的,大家親自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產量大家可以盡管放心,大家以後只會頭痛這糖賣不出去,而不用擔心糖不夠。”

“其實我真的建議大家去琉球這邊看看,真的非常不錯。”

“現在我們京津地區這裏是寒風凜冽,大雪紛飛,但是在琉球這裏,卻是非常的溫暖,我們琉球城這裏不僅僅種甘蔗,而且也種植了很多的蔬菜,過段時間就可以大規模的運到京津地區這裏賣。”

李遠山牢記了劉晉的話,不斷的宣傳琉球,給琉球這裏打廣告。

事實上,此時不單單是李遠山這裏在宣傳琉球。

大明早報也是在劉晉的授意下,用大幅度的篇幅報道琉球糖。

此時,京城的大街小巷,京城的老少爺們正在津津有味的看著最新一期的大明早報。

看報現在也是已經成為京津地區老少爺們生活的一部分。

‘琉球糖,讓大明的每一個人都吃得起糖!’

這樣的一則報道也是立即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糖這個東西,大家都知道,那是很貴、很貴的東西,普通老百姓根本就吃不起的東西。

現在這個琉球糖竟然要讓大明的每一個人都吃得起糖,這怎麽可能?

自然而然的,大家也是開始一字一句的開始閱讀起來,仔細的閱讀報紙上面的內容。

“琉球原來是在大明東南邊的一個糖啊~”

通過這個報紙,大家也是一下子就知道了琉球,認識了琉球,知道了琉球的位置。

“琉球這裏土地肥沃,種植水稻可以做到一年兩熟,甚至於一年三熟?”

“怎麽可能嗎?”

“水稻一年兩熟我知道,在江南地區就可以做到,可是這一年三熟,聽都沒有聽說過的事情。”

“不相信不代表就做不到,上面不是說了嗎?”

“琉球這裏維度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我們京城這裏都已經下雪了,他們哪裏還和夏天差不多,你說能不能種三熟?”

“這倒也是,這越往南就越熱,說不定確實是可以三熟。”

“琉球我也是知道的,聽說有蠻夷,還會吃人,聽說瘴氣橫生,蚊蟲肆虐,哪裏的蚊子都有麻雀一般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