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軍制改革(第3/4頁)

“張公,實不相瞞,這次我隨殿下考察邊軍和衛所軍,也是感觸良多啊。”

劉晉想了想緩緩開口說道。

“如果陛下僅僅只是想要收回軍權的話,這個軍制改革就非常的簡單,可以參考歷朝歷代的軍制,將軍權集中到陛下手中就可以了。”

“但以我看,陛下不僅僅只是收回軍權如此簡單,陛下愛民如子,一直以來都看著韃子南下肆虐,心急如焚,非常渴望能夠擁有一支強大的大軍來保家衛國。”

“所以我覺得陛下不僅僅只是收回兵權如此簡單,更重要的是要打造出一支強軍,一支能夠橫掃天下的強軍出來。”

“想要做到這一點,那這個軍制改革就比較難了。”

劉晉先是簡單的分析了下弘治皇帝軍制改革的目的,這不僅僅只是收回軍權如此簡單,他對於大明軍隊戰五渣的戰鬥力已經相當的不滿。

以往年年冬天,他都睡不好覺,年年韃子南下,肆意的燒殺搶掠,自己的子民被荼毒,這讓他這個皇帝非常的不滿。

他很早就想要和韃子狠狠的幹一架了,只是以前一直沒錢,國庫空虛,內帑也是沒有銀子,想要打仗都不行。

只能夠忍氣吞聲,一直忍了十二年,因為穿越過來的劉晉,讓弘治皇帝的腰包鼓起來,所以他才會下定決心和韃子幹架的。

要是沒有銀子,估計弘治皇帝還得要繼續忍氣吞聲,繼續攢內帑的銀子,等到足夠的時候,再來一戰定乾坤。

歷史上的弘治皇帝就是如此,當了十七年的皇帝,省吃儉用,也是給朱厚照留下不菲的遺產,這也是朱厚照後面能夠和小王子幹架的底氣所在了。

聽到劉晉的分析,張懋也是鄭重的點點頭。

關於這點,他比劉晉都更清楚,也正是因為清楚的知道弘治皇帝是要打造一支強軍,所以他才煩惱,不知道該如何去改。

“從我調查的情況來看,想要打造一支強大的軍隊,就必須廢除軍戶制度!”

劉晉沉吟一番,想了想說道。

“廢除軍戶制度?”

張懋一聽,頓時就吃驚的說道。

“對,必須要廢除軍戶制度,軍戶制度,它已經爛到根子裏面去了。”

“本來按照太祖制定的軍戶制度,軍戶有軍田,靠軍田來養家糊口,一邊種田,一邊保家衛國。”

“但是這個制度到了現在已經徹底的無法運轉了,徹底的敗壞了。”

劉晉鄭重的點點頭說道。

“詳細的說一說。”

張懋皺起了眉頭,想了想說道。

“我之所以說軍戶制度徹底敗壞,主要是從三個方面來說,第一,軍戶制度的存在,看起來很不錯,戰時是士兵,平時是農民,可以節省開支。”

“但是因為軍戶制度的存在,本來一支非常強大的大軍,經過幾代種田之後,戰鬥力能夠有幾分?”

“甚至於可以說不需要經過幾代,只需要過幾年不訓練,基本也就廢了,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大明軍隊的戰力越來越不行的根本原因。”

“第二,軍戶制度的根本是軍田,下面的這些軍田大部分都已經被千戶、百戶、總兵之類的侵占的七七八八,軍戶手中的軍田根本就沒多少,養家糊口都很難,軍戶是破落的,也是最貧窮的。”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軍戶還要受到上面這些千戶、百戶之類的壓榨,幫他們免費做工,受人奴役。”

“第三,軍戶的軍田沒有變,甚至於還在不斷減少,但是軍戶家庭的人數卻是越來越多,在太祖時期,一個軍戶可以分到幾十畝的田地,只需要養活一家幾口人。”

“但是到了現在,一個軍戶可能僅僅只能夠分到幾畝地,但卻是要養活一家幾十口人,軍戶制度的存在,又限制了他們往其它方面發展,自然就會越來越窮,越來越破落,連飯都吃不飽,怎麽可能打造出一支強軍出來。”

謝晉微微整理一番自己的思路,也是一口氣將軍戶制度的問題說了出來,指了出來,軍戶制度已經徹底的爛掉,到了必須要廢除地步。

如果不廢除軍戶制度,那麽即便是再怎麽改,始終也無法打造出一支強大的軍隊出來。

聽完劉晉的話,張懋沉思許久,最終也是不得不緩緩的點點頭。

他身為武將勛貴的代表人物,也算是軍戶制度的既得利益者,這侵占軍田也是有他張懋一份的,要不然你以為英國公府那動輒幾千傾的土地是從哪來的?

當然,現在的張懋已經看不上那些土地了,他已經轉變為新興的資本家,田地每年才能夠賺幾個銀子?

還不如他家的船出去一趟倭國賺的銀子多,還不如他家紡織廠一個月賺的銀子多。

他也是清楚這些事情的,只是如果廢除軍戶制度的話,這等於是傷害了武將勛貴集團的利益,大家以後就沒有辦法再侵占軍田了,也沒有辦法再奴役這些軍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