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軍制改革

劉晉的府上,劉晉正在悠閑的喝著茶,看著最新的大明早報。

跟著朱厚照出去一趟,差不多足足有一個月的時間,現在都已經到了弘治十二年的十月了。

出去一個月,跟著朱厚照跑遍了大明的邊鎮,也走訪了很多的衛所,對整個大明軍隊的情況也算是摸的清清楚楚。

爛到根裏面來形容也不為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

從最高層面來說是不重視,甚至於是刻意打壓,因為是文官集團掌權,文官集團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斷打壓武將勛貴,自然而然的在軍隊建設方面,那也是不斷的打壓。

從軍費開支,裝備更新、軍隊訓練、軍需保障等等諸多方面進行打壓,軍費開支方面那是能省就省,能克扣就克扣,能挪用就挪用。

裝備更新基本沒有,很多邊軍所使用的鎧甲武器甚至於還有幾十年前的,隔幾年發放下來的武器裝備質量差到讓人不忍直視。

以火炮來說,戶部發放下去的火炮甚至於只能夠用五成火藥開幾炮,多來幾炮或者是火藥多一點,立即就會炸膛,以至於炮兵甚至於寧可拿著刀上陣廝殺也不願意開炮,怕被炸死。

至於軍隊訓練,那更是扯淡了,十天半個月能夠操練一次就算不錯了,這還是邊軍,經常需要和草原韃子作戰的部隊。

至於軍戶,那就已經是完完全全的農民了,自然就沒有操練一說了。

軍需保證,弘治五年以前還有納糧開中來保證,想要鹽就必須要運糧給邊軍,從而保證了邊軍用糧的需求。

但是弘治五年之後,改納糧開中為納銀開中之後,鹽商只需要每年交納一定數量的銀子就可以獲得鹽引,接著朝廷再將銀子用來購買糧食給邊軍。

聽起來似乎沒有多少的差別,但因為是文官集團掌權,本身來說就在不斷的打壓武將勛貴集團,不斷縮減軍費開支。

以前至少吃飽飯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可是現在,朝廷撥的銀子越來越少,這購買到的糧食也越來越少。

更重要是這糧食掌握在糧商的手中,你要買糧還要看糧商的顏色,價格是糧商說了算,所以往往糧商和上面的統帥勾結,銀子沒少花,買回來的糧食卻是質量越來越差,慢慢的大家連飯都吃不飽。

現在還是弘治朝,到了明朝晚期的時候,這個問題就越來越嚴重,最終也是拖垮了整個明朝的財政。

糧食還僅僅只是軍需開支的一個方面,也是最基礎的一個方面,當兵吃糧都吃不飽的話,可想而知其它各個方面的軍需能夠得到什麽保證了。

最高層層面的不重視,甚至於是刻意打壓,再加上軍戶制度發展到了現在也是已經徹底的爛掉。

因為戶籍制度的限制,這軍戶只能夠當兵,世世代代被限制在這上面,本來這也沒有什麽,關鍵是在明朝當兵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希望。

文官集團掌權,他們根本就沒有任何對外擴張的欲望,非常的佛系,什麽事情都指望著靠他們的孔孟之道、程朱理學之道來解決,那根本就不可能。

在加上文官集團的打壓,戰力低下,想要靠當兵來鹹魚翻身,做夢。

如果當兵能夠根秦朝一樣,有地位,能夠鹹魚翻身,還能夠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實質性的利益,比如打贏了仗,人人有封賞,賞銀子、獎土地,升官發財等等。

自然而然就會有人擠破了腦袋去當兵,這軍戶自然也是優越性。

可是這偏偏是明朝,當兵吃不飽飯,穿不暖衣服,家人也是跟著吃苦受累,破落軍戶說的就是他們。

還沒有什麽仗可打,每年韃子南下,也就是躲在城裏面守守城池,根本就不敢主動出擊,你想靠當兵來鹹魚翻身簡直就是做夢。

不說鹹魚翻身,就是養家活口,過上體面的生活都難,這就是明朝軍戶的現狀。

本來說當軍戶好歹家裏還有幾畝地,可是到了現在,軍戶的田地基本上都被上面的千戶、百戶、總兵之類的侵占的七七八八,而且還成為了他們的家奴一般,做牛做馬,世世代代都要受上面千戶、百戶的剝削。

總結起來說那就是在明朝當兵,好處是一樣也沒有,壞處那是一樣也沒少,自然而然的,這個制度就算是徹底的爛了,這樣的明軍你指望有什麽戰鬥力?

“明朝從弘治皇帝這裏還能夠堅持一百多年,也是奇跡。”

放下手中的大明早報,劉晉忍不住如此感嘆一聲。

一個龐大的帝國,擁有將近上億的人口,擁有這個時代最龐大的經濟體,這明軍的戰鬥力連戰五渣都算不上,周圍的鄰居誰都可以過來欺負你。

北邊的草原韃子,東南沿海這邊還有倭寇,連西南的土司也是一支沒有消停過,到了明朝末期,甚至於讓蟎清取而代之,不得不說真是讓人覺得可笑、可嘆、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