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屁股決定腦袋(第2/3頁)

很顯然,現在的大明軍隊是無法完成這個使命和任務的,那就必須要該軍制。

指望這些文官集團掌控的大明軍隊是不現實的,必須要將軍權收回來,然後對大明的軍隊進行徹底的改制,建立一支強大的大明軍隊,為大明的擴張和資本發展保駕護航。

“陛下,臣以為我大明軍隊軍備廢弛、戰力低下、弊病叢生,已不能保家衛國,韃子屢屢南下,年年入我神州燒殺搶掠,我大明空有百萬大軍卻是拿他們沒有絲毫辦法。”

“確實是已經到不得不改制的時候,臣以為陛下改制之法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乃是為我大明千秋萬代,為我華夏萬萬子民的長遠考慮。”

張懋對著弘治皇帝的馬屁就是一頓亂拍,這讓弘治皇帝露出來滿意的笑容。

“陛下,張公所言有理,我大明軍隊已經積重難返,到了下重藥的時候,必須要改制,而且要深入改制,打造一支強軍出來,讓我大明再無邊患。”

有了張懋開頭,成國公朱輔也是跟著表示了支持。

成國公、定國公、英國公幾乎都是武將勛貴集團的代表,也都是穿一條褲子的,張懋和朱輔表示了支持,武將勛貴集團們也是跟著紛紛發言表示支持。

這事情,對他們而言,那是絕對有利的,豈能不支持。

“劉愛卿,你怎麽看呐?”

弘治皇帝臉上掛滿了笑容,接著將目光看向劉健,他是內閣首輔,是百官之首,也是文官之首,他的意見非常重要。

“臣……臣以為大明軍隊確實是到了必須要改制的地步了,只是如何改,還是需要拿出一個詳細的章程來。”

劉健沉吟一番,想了想緩緩的開口說道。

他很清楚,這一次弘治皇帝為什麽要打開殺戒,也清楚的知道,如果弘治皇帝不能達成自己收回兵權的目的,那麽還會有更多的大臣被牽連進去,菜市口這裏還會更多的人頭搬家。

弘治皇帝手中可是已經抓住了很多人的小辮子。

就他劉健,那也是一樣的,劉宇和他是老鄉,還是他一手舉薦的,而且每年他也沒有少收劉宇的孝敬,單單是這一條就足以讓劉健沒有好日子過。

說實話,這朝堂上下就沒幾個屁股是幹凈的,隨便一查就能夠查出來,以前是弘治皇帝傻乎乎的,不知道利用廠衛的力量,現在有廠衛在。

再加上這官倉失竊案、李廣案還有現在這個案子,弘治皇帝手裏面到底握了多少小辮子誰都不知道。

作為一個聰明人,同時也是一個合格的政客,他知道這個時候,該妥協了。

這軍權就讓弘治皇帝給收回去,不收回去,還會死更多人,最後弘治皇帝還是可以強行推行新的軍改,將軍權收回去。

現在進行政治妥協,讓弘治皇帝收回軍權就可以抱住很多人的腦袋,保住文官集團的利益,不然損失只會更大。

聽到劉健的話,弘治皇帝滿意的點點頭,只要支持改制就好,這兵權收到自己的手中,至於怎麽改,那是下面這些人的事情了,他弘治皇帝並不需要去操心太多。

弘治皇帝這邊是滿意的笑了,朝中的文官們卻是一個個都傻眼了,紛紛看向劉健,意思很明顯了,劉健你是不是腦子發燒了。

在這個時候竟然支持弘治皇帝去改軍制,這軍制一改,這權力可就到了弘治皇帝的手中,以後想要再回到文官集團手中就不可能了。

大明不可能出現第二次土木堡之變,也不可能出現第二個於謙,他們是沒有機會再從皇帝的手中搶走兵權的。

“臣也覺得軍制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時候了,我大明這些年來邊患日重,邊境百姓深受其苦,我大明空有百萬大軍,卻是拿小小草原韃子沒有任何的辦法,這一切的根源還是處在了軍制上面。”

李東陽也是聰明人和明白人,他早就已經看出來,弘治皇帝是要找這個機會收回兵權,所以劉健表態之後,他也是聰明的站出來表示支持弘治皇帝。

謝遷看了看劉健和李東陽,頓時也就明白了,所以也是站出來表示支持。

“陛下,臣反對,臣要彈劾內閣首付劉健,彈劾內閣李東陽和謝遷,身為內閣重臣,碌碌無為,屍位素餐。”

這時董禦史再次站出來,猶如瘋狗一般一口就直接咬上了內閣的三閣老,直接給他們三個戴上了屍位素餐的帽子。

以小制大,這也是明朝政治的一個特點,禦史的品級很低,但卻是可以直接彈劾內閣重臣,而且他們彈劾,根本就不需要什麽證據,只需要嘴巴一張就可以了。

“陛下,軍制乃是祖制,乃是國本,不能輕易動搖啊,這軍部掌兵,以文禦武,那也是為了大明的千秋萬代,防止武將篡權奪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