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蕭瑀罷相(第2/2頁)

這一條,比第四條更加的誅心,這意思放在鞭子朝文字獄的時候,絕對可以被說成,只要隋加把勁,就沒有大唐什麽事了。

好在李二是明君,他竟然稱贊蕭瑀這第六論。

蕭瑀第七論:征高句麗四大要點,第一,因地形不同而多方位考慮兵種,請兵部多試制不同地形使用的軍械,而不要只求華麗。

第二,後勤是關鍵,遼城與建安已經占下,絕對不能還給高句麗。大量的存糧,隨時為戰爭作準備。

第三,給前鋒將軍們足夠的權利,將軍有了臨機決斷之權,才能打好這場戰爭。

第四,高句麗求和只有一種處理辦法,就是開城投降,否則絕對不停戰。

蕭瑀七論。

長安新聞報被搶購一空,那怕是許多不認識字的人都要買一回存在家中,這樣的驚艷的文章可以世間難尋,更何況是在古代頭一次有人敢這樣絲毫不避諱的在寫著政治事件,不僅是前朝的,還是當朝的。

高句麗使節幾乎要瘋了,這是大唐要向高句麗死戰到底的信號嗎?

當下,高句麗使節準備了重禮,去了百濟使節的院子,他需要百濟,他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的需要這樣一個廢物盟友了。

這就結束了嗎?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裏,長安城中僅僅針對隋與高句麗戰爭這個話題,然後是大唐為什麽要與高句麗打仗,再然後是大唐消滅高句麗的必要性,以及大唐如何消滅高句麗。

先是筆客,後是長安城的真正名士。

再後來,連一些回家養老的老臣子,以及老將軍們也寫下文章。

長安城的報紙銷售量創造了一個奇跡。

這下,不僅僅是高句麗使節,除了幾個與大唐非常親近的使節之外,各國使節都怕了。

淵蓋蘇文卻是一副自信滿滿的神情,從宏文館之中帶著幾份他抄錄的文字回到了迎賓苑,他要向大唐秦王宣戰,他要用自己的辦法滅一滅大唐秦王的威風,為大高句麗爭一份威嚴,我大高句麗就是與你大唐爭一爭霸主之位那又如何。

我大高句麗人為了霸業,才不會讓你們漢人那樣在乎顏面。

這一次,就讓你們漢人嘗一嘗過於在乎顏面的苦頭吧!

李元興這個時候,就坐在李二的書房之中。

“五郎,為兄要稱呼蕭瑀一聲姑父,論親族,他是自家人。論臣子,在父皇與為兄興兵之時,他是有大功的。”李二語重心長的對李元興說道。

(蕭瑀的妻子是獨孤皇後的娘家侄女。李淵是獨孤皇後的親外甥,李淵與蕭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

“你大舅哥說,他倒是希望可以去遊山玩水一兩年!”李元興滿不在乎的說道。

李二笑罵道:“混帳五郎,這不會是你在背後使的招!”

“不是,但卻是預料之中。從臣弟讓征集前隋敗與高句麗原因的政論之時,就可能會出現這樣驚世的文章,只是這一次蕭瑀寫的實在是太露骨了,有些事情可以作,卻不能說。比如皇兄想滅高句麗,臣弟也想。但絕對不會說出來。”

李二一拍桌子:“誰說不能說。如果這文章再晚出一年,為兄就敢直接下令,兵發遼東!”

“好吧,現在怎麽辦?”李元興問道。

“罷相,貶官!”李二的語氣極是堅定,在需要犧牲的時候,李二絕對不會心軟。

李元興很想告訴李二,這種犧牲其實是一種榮幸,至少聰明的臣子會明白這一點,可這種話當真沒有必要明說,所以李元興說道:“臣弟秦嶺工坊裏,需要一個九品的督察執事,蕭公正好過去。”

“也好!”李二心說既然李元興要收留,卻是一件好事。

次日清晨,正好就是各邦獻禮的日子,在李元興暗示之下,又將獻禮的順序進行了細微的調整。

百官上殿,百邦使節已經在殿外等候。

“聖旨下,門下省右仆射蕭瑀,口出狂言,破壞邦交……奪其右仆射之職,貶為秦嶺工坊督察執事。”

眾位大臣都在聽著,這個結果絲毫也不意外。

這聖旨裏面有四層意思,第一個沒有提半個字蕭瑀點評前朝皇帝。第二,沒有提及高句麗半句。第三個,僅僅說狂言之過。第四個就有趣了,秦嶺是秦王的地盤,去了那裏只會有好事,不會有壞事。

可以殿外的使節們聽來,卻是不同的味道的。

高句麗的使節甚至心中狂喜,認為大唐皇帝與前隋一樣,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