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2/2頁)

誰說古人不懂經濟,只是看經濟的方向不同。

崔君肅就說的極是有理,甚至比李元興想的更遠一些。

李元興只是知道,一文錢放在現代,就是四元錢的購買力,那麽不找零嗎?或者說,最低只能買值四元錢的東西,那麽有些產品,最低價就必須放在一文錢。這就不利於市場的流通。

至於說鐵錢。

就生鐵加上錫,然後在混上鉬。只要不生銹,制作如後世一分錢那種指甲蓋大小的錢幣,機器工業化流程,大量的制作,成本雖然可能接近,或者是超過了錢的價值,但卻對整個大唐是有利的。

可後世已經沒有了一分鐘硬幣。

理由有二,一是市場上沒有一分錢可以買到的東西了,別說是一分錢,就是一毛錢硬幣都幾乎消失了。因為一毛錢沒什麽可買的。

另一個理由就是制作成本。

在後世大工業化的時代,一分錢的成本就超過了錢幣本身的價值。

李元興敢作,而且他作不是一分錢,而是差不多值五毛錢到一元錢的鐵錢。以大唐的物價計算,長安城的米價比較高,其他地方的米價相對低些。

一鬥差不多就是現代的十二斤,長安十文左右,最低的五文錢。大唐的錢幣購買一文是現代的四元錢,那就是說,長安的米價也就是相當於後世的四元一斤,李元興制作的錢幣能夠相當於一斤米,那超過了一元硬幣的意義。

“你們退下休息吧,秦王錢的事情盡快拿出一個詳細的結果來。銅錢之事不用說,明天必須出結果。”

李二趕人,眾臣們趕緊退去了。

在眾人出李二書房的時候,卻看到秦瓊就站在門外。

一定有什麽事情,因為剛才是秦王殿下在召見秦瓊的,有疑惑,但誰也不敢問。客氣的施禮之後,眾臣子依次退離。

在書房的李二揮了揮手:“都出去。”

高公公立即帶著太監,宮女們快速的退了出去,李元興摸著下巴在想什麽。李二在秦瓊沒有進來之前問李元興:“五郎可是在想那鐵錢的成本。”

“皇兄,幾個月前臣弟就有了水車帶動的沖壓機,現在有了蒸汽機。十萬斤的鐵錘打在鐵片上,制作出來的錢幣有人想仿制也不行,等真正有能夠仿制了,臣弟就會有新的錢出現,他們仿制舊錢的成本就不合算了。”

李二搖了搖頭:“五郎作事,總是出人意料。”

“皇兄,不過這依然是我府上私錢,還不知時候!”

李元興說的時候,就是成為戶部官錢的事情,李二也明白事情要一步一步來,眼下戶部這邊不可能說改革就改革,正好李元興制作私錢,也可以看一看民間的反應,歷朝歷代,因為這鑄錢之事,引起民生不穩,朝廷大失信譽之事不少,李二剛剛坐上皇位,自然不願自己的江山出現這樣的錯誤。

秦瓊這時已經進來了,李二側頭向李元興看好了一眼。

李元興長長的吐了一口氣,靠近秦瓊:“叔寶兄,傳國玉璽在蕭皇後那裏!”

秦瓊聽到李元興說話,臉刷的就白了。他沒敢重復,只是驚恐的看著李元興。這個消息太驚人了,要知道蕭皇後住在長安已經好幾個月了,這樣的寶物應該在第一時間拿到手才對。

不過,秦瓊知道什麽應該問,什麽不應該問。

他有資格聽到這個消息,就代表著皇家對他的絕對信任。

李元興一轉身,從架子上拿過大唐皇帝李二的障刀。在李二微微點頭之後,放在秦瓊的手中,然後又拿出自己天策上將府的兵符也放在秦瓊手上:“叔寶兄,此事不得有失。長安城的兵力任你調用,能文取就不要武取。”

“某明白,任何人敢染指,殺!”除了殺,還真的沒有第二種辦法了。

因為那是傳國玉璽,你任何人留這個東西想幹什麽?造反嗎?

不過李元興也不明白,歷史上記載貞觀四年蕭皇後被接回長安也就帶著傳國玉璽回到長安,並且將傳國玉璽獻給了當時的李二。可這一次,為什麽她帶回來沒有立即獻上,她也不敢私藏這個東西,否則李元興也不會誤會李二已經得到了傳國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