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

聽李二也這麽一說,在場的沒有笨蛋,都知道李二這是收買人心之舉。

王及善非常清楚,這事情與自己無關,也與七世家無關。但如果自己反對,怕是會引起勛貴們的敵意,不如支持一下。

當然,崔君肅還會賣李元興一個好。

“臣有提議!”

“卿盡說,卿為戶部尚書,在制錢一事上必有心得!”李二開口支持了崔君肅。

崔君肅向周圍的幾人拱了拱手:“聖上,秦王。某以為,一兩金幣為聖上頭像,五錢為長孫皇後之像,這是極為合適的。大唐天下,聖上與皇後自然是萬民敬仰的。這一錢的金幣,臣以為,不應放太子之像,而應該是秦王殿下。”

“臣等附議!”眾臣子立即開口。

“啊,這個應該如此。朕也才注意到,五郎竟然沒有制作自己的。想來日後,這一錢的金幣才應該是流通最多的,五郎當此!”李二立即就開口支持。

正如李元興要拍李二的馬屁一樣,李二也會在合適的時機給李元興擡轎子。

“臣弟……”李元興想拒絕。

李二卻一按李元興的手:“五郎,你如果拒絕,試問大唐臣子誰還敢在這錢幣之上留印!”

李元興沒話說了,只好點了點頭。

“承乾身為太子,自然是國之儲君。一兩的銀幣正好合適他,五錢的銀幣就給明月了。那麽一錢的銀幣設計二十四枚,這二十四有功之臣的人選,諸公仔細的商量一二,排好人選,公示天下。”

李二這就算作出了決定,這個決定也就是金幣、銀幣的最終結果了。

“殿下,這銅幣上卻是何人?”房玄齡這又追問道。

“這是我莊子的老李頭,仙糧之事、洛陽的豐收他功勞不小。選他不是因為他有功,而是這一枚銅錢本王以為,百姓有一錢就可吃一餐飽飯。農為天下根本,所以這頭像也模糊了些,更多的體現農夫的樣貌。”

李元興的解釋倒也合理。

“農為天下之本,殿下高論!”眾臣還是支持的。王及善話鋒一轉:“不過,老臣以為這頭像還是過於清楚,應該更多的體現農,而不是人。所以臣請殿下增加一些設計,比如鐮刀,或者農具。”

“臣附議!”

李元興聽明白了,這是士族們在叫板了,絕對不會允許一個農夫的頭像留在錢幣上。

沒辦法,這件事情李元興想反對也不可能。

“殿下,這五錢似是軍卒?”王及善這又在問了。

“是。”李元興這次也不說是誰了,因為沒有必要。這個一定也會被模糊化。

王及善轉身對李二說道:“聖上,臣以為,殿下鑄錢之術必須天下無雙。那麽臣認為增加二錢的銅錢,為軍卒,大唐軍隊保家為國,自然是國力的象征,可行。那五錢則為士子,手持賢者之書。”

聽王及善說完,李元興回了一句:“士、農、工、商、兵!”

李元興只說了這五個字,那意思就是把士加上了,那工呢,商呢,是不是應該都有個照應呢。

“殿下以為如何?”

“本王認為,增加一個二十錢的大錢。或者商兵為一錢,工農為五錢。無非就是多打一套模具的問題。總要讓天下百姓知道,朝廷沒有忘記他們才對。”

“殿下英明!”

什麽加一個,什麽多一套模具,這些家夥才不關心。他們關心的是,把讀書的士子放在十錢的大錢上,這個就足夠了。

李元興更無所謂,他制錢的目的不是為了這些讓誰滿意,或者是讓誰不滿意。

真正的原因是,李元興需要改革貨幣制度。

第一步就是,讓雜亂的雜錢,擠出貨幣市場。讓帛這一種代貨幣,退出貨幣體制。

“這些錢幣上的文字,有勞各位進行改正了,本王可能想的不夠周全。本王這字寫的自然也差些,介時請虞老先生等名士手書。”

“殿下想的周全,這細節我等願意效勞。”

想了想,李元興又說道:“長安城之中,一文錢可以買肉包四個。許多針線等小物件,一文錢卻也能買許多。本王考慮制鋼錢,極小,極薄。不知有沒有必要?比如,有人想吃一個肉包呢?”

“殿下,精鋼錢怕是比銅錢還貴。而且精鋼制錢,怕是會被異邦大量的換走,因為那是精鋼!”房玄齡一句話就說到點子。

李元興制作多少鋼錢,就會消失多少鋼錢。

“鐵錢呢?最普通的生鐵鑄錢?”李元興又問道。

這一次換成崔君肅回答:“殿下,鑄錢成本不低,除非殿下有極高明的辦法,否則意義不大。但臣下以為,如果殿下的鐵錢,依長安米價而言,一鐵錢換一斤米,臣相信這是一件極大的好事。百姓之間的小量交易增加,百姓的生活會好,商市也會繁榮,小手工者也會得到更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