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內宅(第3/7頁)

所以但凡這樣的事,我們都是細細推論,把目標鎖在幾個人身上,和他們私下盤問一下,找到人自然最好,要找不到,索性一並打發了,府上都是奴仆,更簡單,或是遠遠地安排到莊子上,或是直接賣了,這才叫萬無一失。

東西究竟是小事,抓人也是小事,保住府裏的聲譽,才是真正的大事。

要我說,不如連東西也從官中描賠了,馮家奶奶雖說是親戚,到底是外人,不如跟她說,東西是被人誤拿了,如今已經找回來了。

先別說她信不信,至少洗掉我們家的賊名,老祖宗聽著,是不是這道理?”

婁老太君竟然聽得直點頭,婁三奶奶還想再爭,馮娘子見狀,怕她和黃娘子對話,失了身份,連忙道:“黃娘子說的這方法也不是不行,但姑息養奸,不能殺雞儆猴,總是危害大。”

黃娘子聽了,仍然是不緊不慢地,笑道:“馮姐姐這話說偏了,管家管家,為的是府中平安,興旺發達,不是一定要抓出個賊來。

據我這些年管鋪子的經驗,想要平安無事,靠的從來不是抓到誰,而是要執行好規矩。

出入都有章法,一草一物,都有專人看守,紋絲不亂,這才是管事的方法。

規矩執行得好,沒有空子鉆,就是壞人都只能老老實實。

要是管理松散,就是原本老實的人也可能起壞心思。這是其一。

其二是如何避免下人貪墨偷竊,朝廷的方法是最好的,除了嚴查貪墨之外,還有一項養廉銀,只要府中過得興旺了,待下人寬厚些,下人日子好過了,待遇優渥,他們遇到這樣的事也會掂量掂量,值不值得為了一項橫財丟掉自己這份好差事……”

“所以我說,三奶奶的方法不可行,鎖著東南二門,風言風語不會少,只會多,再鎖下去,是人都知道我們婁家出了賊了,人心惶惶,也不是旺家之相。

再者,一個家想要興旺,關上家門,自家再怎麽嚴整,地盤是大不了的。

只有向外發展,而向外發展,希望都在年輕主子身上。

如今花信宴已經到了尾聲,小姐們一輩子的事就在這時候了,正是關鍵的時候,在這時候抓賊,不是扔了芝麻丟了西瓜嗎?

別的不說,單是為這事關了南門,就是得不償失。

二奶奶的馬車倒是小事,怕的是大小姐不方便,大小姐有的是和夫人們交際的機會,萬一老太妃急召,或是有什麽急事,因為南門誤了事,那才叫因小失大呢,二小姐又正病著,請醫問藥都耽擱不得,為了抓個賊,耽擱這樣的關鍵大事,實在糊塗呀……”

黃娘子這番長篇大論說下來,與其說還是在爭南門的開關,不如說是在治家的理論上代表二房和三房來了次正面的交鋒。

也難怪淩霜說內宅天地小,要去爭外面的領地。

婁三奶奶的精明,看似天衣無縫,其實都是內宅的智慧,而黃娘子跟婁二奶奶,是認真在外面打過天下的。

以制度來管人,而不是人來管人,以及把鋪子做大,做好,再以利來養廉,這都是外面男子的思路了。

別說婁三奶奶,就是婁老太君這樣的老封君,也是第一次聽到,細想之下,竟是這輩子從未從這思路上想過問題,不由得也陷入了沉思。

偏這時候丫鬟通報道:“大小姐來了。”

只見卿雲姍姍來遲,她從來自己尊重,有人說話都是放重腳步進來,也給丫鬟通報的時間,進來後眾人都反應了過來,婁三奶奶自然是警惕得很,畢竟婁老太君偏愛卿雲是事實,婁二奶奶則是又無奈又欣慰,道:“你來幹什麽?”

“我來給老祖宗請安啊。”卿雲淡淡笑:“倒是娘怎麽不等我一起來呢。”

婁二奶奶自然不想卿雲牽涉進這事裏,但見她來了,也沒辦法,只聽見馮娘子湊在婁三奶奶耳邊說了什麽,婁三奶奶笑道:“既然說到卿雲,卿雲又在這,有句話就不知道當說不當說了。”

“你說就是。”

婁老太君道,她從來是穩坐釣魚台,見卿雲來了,就偏向二房一些,對婁三奶奶的故弄玄虛有點不耐煩了。

“是這樣的,二嫂提到來去不方便,其實我當時聽了就有些奇怪,要知道隔壁府裏以前住的是陳郎中,陳郎中是從五品的官兒,二哥也是正五品的官,論理說,轎子馬車都差不了多少,怎麽陳郎中家的車走得,二哥家的就走不得呢。剛剛馮娘子一說,我才明白。”她像開玩笑一般笑道:“原來是二嫂的車出了問題呀。

二嫂家的車轎,原來都比別人家的大一截呢,難怪過不去窄巷子呢。

像是二嫂常年不在京中,忘記了,京中車馬,三品以上是一個樣子,三品到六品,又是一個樣子……”

婁二奶奶本來是為了顯擺財力,才做的大馬車大轎子,其實這在京中也是尋常事,何況她家來往也都是些高門大戶,更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