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內宅(第2/7頁)

她也算給婁三奶奶留了余地,婁三奶奶果然就順勢道:“哎唷我的老祖宗,這可冤枉死我了,實在不是我不給二嫂方便呀……”

她一叫屈,馮娘子立刻跟上了,道:“老祖宗,你有所不知,三奶奶是怕你擔心,才說這事不大的,其實都偷到親戚家了。前些天三奶奶不是病了嗎?

我們馮家奶奶就過來探病,姑嫂倆說知心話,丫鬟也不在旁邊,也就一眼沒見的功夫,馮奶奶馬車上的一盒子老參就不見了,本來是要送給三奶奶補身體的,到臨走才想起來,再去找,哪裏還找得到。

那可是宮裏賞下來的,也就是馮家和咱們家一條心,換了別人家,早嚷起來了,到時候鬧得滿京城知道,那如何了得?

所以這些天咱們三奶奶都不敢接待這些親戚,只怕出了事鬧出來。”

婁三奶奶見婁老太君聽得眼睛大睜,顯然是上心了。連忙道:“這事也怪我,平時管得太嚴了,沒把這些家賊挖出來,結果一病倒,這些小人就都冒出來了。

不過老祖宗放心,依我看,那包人參還在府裏,並沒被偷出去,所以我這幾日關了東南二門,在大門和小門處嚴查進出的人,只等風聲松點,那人放松警惕時,就下手搜撿一波,一定把那人找出來,狠狠懲治了。”

黃娘子聽了,便笑道:“既然如此,何不現在搜呢?”

“黃娘子這話說得玩笑了,那人既然敢偷人參,必然有藏的地方,逼得急了,或是找個時機,隨手一扔在府中某處,到時候發現了,抓誰是好?豈不是滿府的下人都有了嫌疑?

或是藏在誰也找不到的地方,馬圈底下,石頭底下,或是拋進湖裏,埋進土裏,永遠不拿出來了,人參毀了不說,賊也逃脫了,咱們家的家賊,豈不是永遠找不到了?”馮娘子嘴利得很,道:“所以三奶奶先收緊門禁,再慢慢查訪,查得到還好,查不到,等到這人松懈時,再來個突然搜查,就是最好的辦法了。

這人既然偷人參,要麽有什麽事急等錢用,要麽就是利欲熏心一時花了眼睛,總歸是舍不得到嘴的肥肉,難免存了僥幸之心,不會輕易毀了。所以慢慢查訪才是最好的……”

黃娘子既然敢開口,也是想好的,聽了馮娘子這一番長篇大論,眼見著婁老太君點頭作贊同狀,也並不慌亂,只是笑道:“馮娘子管家的學問,自然是極好的,不過我這些年跟著二奶奶管鋪子,也有些經驗,說出來大家聽一聽,若可用呢,就用,若不可用,老祖宗只當聽了些傻話罷了。”

婁老太君雖然有些勢利,但話還算聽得進的,聽了這話便道:“你說便是。”

馮娘子笑道:“方才我聽馮娘子的想法,眼裏不容沙子固然是好的。

但我這些年跟著婁二奶奶管鋪子看下來,這世上真正拾金不昧的人,和大奸大惡之徒都少,大部分人都是渾渾噩噩的普通人罷了。

若管得好呢,他們就做好人,若真有一注橫財落在面前,四下無人,他們也難抵擋住這誘惑。

三奶奶想想,府裏的人都是舊人,若這人真是個大奸大惡之徒,怎麽過去這些年不顯出來,偏偏在前些天下手了呢?

就是因為三奶奶病了,諸事混亂,所以給了他空子鉆罷了,如今三奶奶好了,治家嚴整,自然不會出這樣的亂象了。所以為這事因噎廢食,不值得。

老祖宗也不用擔心鬧出笑話來,把心放回肚子裏吧。”

婁三奶奶聽了還了得,立刻道:“那你的意思,是我們竟不用去找這人,就任由他繼續在我們府裏待下去好了?”

“那倒不是,我只是覺得,就算要抓人,也不是這個抓法。”黃娘子笑道:“我們鋪子裏出了這等事的做法和府裏的做法差別極大,三奶奶不妨聽聽。”

“一般鋪子裏出了這樣的事,找到東西是最緊要的,我一般是把人叫齊了,說說是發生了什麽事,丟了什麽東西,然後說清楚,若是迷途知返,便不怪他,或是一時糊塗,或是有什麽急事急等用錢,都好說,只不要偷外人的東西,咱們自己商量。

然後準備一個空房間,裏頭放一個上鎖的箱子,上面有個口子,這一天裏,鋪子裏的夥計挨個進去,等晚上再開箱子,看裏面有沒有丟失的東西,若有,大家好說。

事後再慢慢查是誰偷的,聽聽他的理由,再教他迷途知返。若沒有,那就得抓人了。”黃娘子娓娓道來:“但抓人我們也不明抓,三奶奶你想想,官府斷案,尚且有斷錯的,你一不能審,二不能查的,全憑小道消息,能查出什麽水落石出的結果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要是他們互相攀咬起來,或栽贓,或大鬧,萬一張揚出去,都知道我們婁家出了賊了,那才叫大損失,犯不著為打老鼠傷了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