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宴席(第3/5頁)

崔老太君體諒她們,卿雲卻不能借著她的體諒就這麽算了,人和人交往就這樣,互相體諒才有意思。

所以她直接一擡轎子,親自去了崔家,連崔家的媳婦都驚訝了,沒想到風頭正勁的未來侯夫人,會這樣彬彬有禮上門來接,崔老太君也只能嘆息,跟著來了。

卿雲親自把她請到婁老太君的上房,和一眾老太君們聊天吃茶,看戲打牌,上年紀的人其實在花信宴這種年輕人的場合玩不了什麽,反而一堆老人聚著,談天說古,才有意思。

卿雲自己也留在上房這邊陪老人家們說話,只在趙夫人到的時候,過去自家院子裏見了個禮,說笑了一會兒就回來了,仍然依偎在婁老太君膝下,陪著老人家們看戲聊天。

她就是那種夫人們都想要的女兒,又溫柔,又嫻靜,也能說笑,也討長輩喜歡,果子點心上來,她能剝了用帕子奉給老太君們,聽她們講之前的老事,也十分耐心,一點看不出年輕人的浮躁來。

崔老太君實在是喜歡她,摸著頭笑道:“孝順是好事,但咱們這悶沉沉的,你去後院陪你母親去,夫人那才是學東西的好地方呢,我們這都是陳芝麻爛谷子的老黃歷了。”

其實卿雲在這除了陪她,還有一層,是因為婁二奶奶買那院子,確實太先斬後奏了,未免有點不把婁老太君的面子放在眼裏了,說起來也是婁二奶奶理虧,老人還在,哪有分家的道理——這也能看出崔老太君是正經的世家小姐,真要說起話來,是滴水不漏的,她也許只在傳言裏聽了只言片語,知道二房的院子是什麽意思,所以一提就是“後院”,意思是二房不是單獨出去住,仍然算是住在婁家的後院裏,可見京中夫人們這些說話做事的學問有多深。

卿雲也怕婁老太君傷感,所以加倍地對老太君好,壽宴第一天,根本就沒怎麽離開過上房。聽了這話,笑道:“我卻覺得老太君們這裏可學的東西多呢,我娘他們到底年輕,連我娘她們都常說,老太君們身上可學的東西多著呢,何況是我。

先前老太君們說起莊子上的事,我才知道裏面有這麽大的學問呢。”

她雖是奉承老人家讓她們開心,但也是真話。

能坐在這裏的老封君們,都是有福氣的,有媵妾扶正當了誥命夫人的,也有被外室攜著庶子欺壓了許多年,最終熬出頭來的,與其說是內宅廝殺出來的佼佼者,不如說是命運淘洗下來的勝利者。

就算看起來愚昧守舊些,說話無味些,但細數每個人一生的經歷,都是無數驚心動魄過來的。

別人不說,崔老太君和婁老太君兩位,都是經歷過中年喪子家族衰落的,但仍然屹立不倒,像經過了風霜的老樹,皺紋裏都是智慧。

果然崔老太君聽了這話,就笑道:“到底是聰明孩子,一點就透,別的我們不敢說,要論到管家,管莊子,你娘親她們那輩人還真有得學。

她們是沒趕上,你可知道京中的莊子都是哪來的?”

卿雲搖頭,認真聽起故事來。

“當年征完南詔,先帝爺大封功臣,秦賀兩家世襲罔替的侯位,就是那時候封下來的,封地也封得多,號稱圈地八山二水九方田,二水就是秦渭二水,八山環繞,大片良田,膏腴之地。

咱們各家的莊子,則是拱衛著秦賀兩家,都在秦渭附近,比如你們婁家,現在說是瘦田了,其實當年也是上好的田莊。後來渭水改道,淹了賀家的莊子,婁、姚、陳三家的田莊都壞了。

也有說是因為這個,賀家的氣運就壞了,不利後人,不過這都是老黃歷了……”崔老太君悵然道,見卿雲聽得認真,笑道:“好在趙家的田就在秦水邊,咱們卿雲以後不愁沒有好莊子管。”

卿雲頓時惱紅了臉,起身不聽,去問丫鬟們茶果的事了。

老太君們見崔太君提起這話頭,都打開了話匣子,說出許多世人都不清楚的舊事來,倒也有趣。

卿雲這邊在陪老人玩,淩霜那邊則是在看小孩子。

別說老人的故事,淩霜連夫人的故事也不怎麽感興趣,反正聊來聊去都是那些爛事“薛侍郎家養了個外室,厲害得很呢,說是樓子裏出來的,那地方能有什麽好東西?”

“不對,我聽說是什麽雲竹小築,是個琴館……”

“琴館,花樓,詞院,都是一回事,不就是男人們喝花酒的地方,要是只在外面喝也算了,橫豎是官場應酬,咱們管不著。

但聽說現在又鬧出個新路數,說是專有一類人,從江南采買了女孩子,調理得琴棋書畫無所不通的,就專門獻給老爺們,家裏安不住,就在外面另立個外室,養上一年半載,消息瞞得可死了,孩子都養出來了,你還蒙在鼓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