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初四(第3/4頁)

“哪裏的話,你大初五就趕過來拜年,一片孝心,我疼你還來不及呢……”婁二奶奶頓時也開起玩笑來,伸手摸了摸她的臉。

“哈,你也別得意,你今年是沾老太君的光,不然初五就來給你拜年,也是沒有的事。”

程夫人嘴上不吃虧,拉著婁二奶奶的衣服,說笑道:“瞧瞧,穿得這樣喜慶出來,要不是知道年紀,還以為哪家的新嫁娘呢。

虧得你好意思,女兒都要說親的年紀了,還打扮了這麽半天,我等得茶都換了兩盞了……”

眾人說笑熱鬧,程筠文文雅雅垂手站在身後,如今士子都穿斕衫,更顯得身形修長,面容清俊,天生的好脾氣。

他守禮,滿堂都是女眷,他不敢亂瞄,只悄悄偷眼看了淩霜一眼,正對上淩霜的目光,頓時窘得紅了臉。

兩人五六年未見,彼此都長大了,仍然看得出小時候的影子。

他們認識是當初在揚州的事,程筠父親和婁三爺是同榜的進士,都外放在揚州,同衙做官,連院子都挨在一起。

小孩子也是一起長大的,程筠是程家的獨子,比淩霜只大半歲。

淩霜小時候比男孩子皮多了,性格好強,是個孩子王,領著一幫小孩子到處玩。程筠性格文雅,被她欺負了不少。

但她好起來也真是好,只自己欺負程筠,別人笑程筠嬌氣,她反而替程筠出頭。

也帶他一起玩,上樹掏鳥,下河撈魚,坐了船采蓮蓬,躺在船頭上,荷葉蓋在臉上睡覺,仿佛一覺就到了今天。

六年前程筠的父親升遷離開了揚州,回到京城,那時候他們才十來歲,程筠傷心得不行。

程夫人和婁二奶奶交好,到了京城也常寄些東西來,兩家父親也常有書信往來。

程筠也跟著寫了信來,絮絮叨叨說著些他在京城的見聞,後來大了,要避嫌,再本名寫來寫去就不方便了。

他就自稱竹中君,淩霜稱林下客,信中也說的都是詩詞讀書的事。

有次被嫻月瞟到一眼,說笑一番,把竹中君這個名號就傳開了,成了家中人盡皆知的一個外號。

雖然並未定親,但大人看這陣勢,其實早就默認這兩人以後是一對了,定親也只是時間問題。

連婁二奶奶自己也感慨,幾個女兒裏,淩霜性格最古怪,完全不像個女孩子,胡作非為,無法無天,像前些天闖祠堂的那種事,她也幹了不少。

放別人家,一定要擔心嫁不出去的,偏偏這孩子命好,生就一個程筠,和她是絕配。

又是世交情誼,嫁過去也不用擔心程夫人拘束她。

真是天意如此,所以她管淩霜也不像管卿雲嫻月那樣嚴格,反正知道她是有了著落的,偶爾放肆點也沒什麽,不闖大禍就行了。

果然,今天程夫人寒暄完,立刻就把四個女孩兒看一陣,先拉著卿雲和嫻月看一番,稱贊一番,最後才拉著淩霜笑道:“這是淩霜吧,果然出落成大美人了。

還記得程姨姨嘛,我小時候抱著你到處走呢,有人問就說是我女兒,程姨姨可想要個女兒了,要是能跟你這樣漂亮懂事,那真是遂了願了。”

“哪裏懂事?還是一樣皮得很,見了人都不會叫的。”婁二奶奶謙虛道。淩霜人前還是像話的,乖乖行了禮,道:“程姨,新年好,給您拜年了。”

程夫人笑眯眯,打量她一番。程筠在她身後,窘得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程夫人拉他手臂,他才出來,耳朵通紅,給眾人行禮,又和淩霜見了禮,頓時眾人都笑成一團,嫻月人都笑軟了。

“怎麽不見程三哥?”婁二奶奶問道。

“出去拜年去了,過幾天就開獵場了,他們這些在京中的官員都要參加呢。

都是些青年才俊,咱們雖然沒女兒,但參加熱鬧熱鬧,像婁二哥這樣家中有千金的,自然更要去了。”程夫人笑道。

“哪裏,我今天還說他呢,回京半個月了,仍然一點消息都不知道,故交師友,全沒聯系,外面發生什麽,一點也不知道,有哪些宴席也不知道,不為自己考慮,也得為女兒考慮一下……”婁二奶奶抱怨道。

“這還不簡單,婁二哥是讀書人,不善交際,以後有事和咱們家那位一起去就行了。”

說話間婁二爺也回來了,大家又是行禮廝見不叠。

婁二爺叼著煙袋,把程筠好好打量了一陣,笑道:“筠哥兒的學問可進益了?”

“剛進了舉,到底如何還要看今年新榜呢。”

程夫人笑道,像是想起什麽事似的,看向程筠。

程筠臉通紅,程夫人推他一下,他才從袖中拿出來。原來是一卷文章,雙手奉上給婁二爺:“一點功課,請婁叔校正。”

婁二奶奶見他們說起文章來,就帶著程夫人去了偏廳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