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四種羞恥(14)

晚上八點,布蘭妮·懷特坐在病床上發呆。她手邊的煙灰缸裏塞滿了胡亂掐滅的煙頭,歪歪扭扭的煙頭中還有幾個沒有完全熄滅。

氣味嗆人的濃煙從煙灰缸裏升起,把房間內部弄得烏煙罩氣,哪怕是經年的老煙槍都很難在這裏自如地呼吸。來人剛推開門就被嗆得劇烈咳嗽起來,邊咳邊狼狽地捂著眼睛後退。

“請進。”布蘭妮喃喃地說。她想她大概是太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裏,所以沒有聽到敲門的聲音。

一個年輕的男人走了進來,除了身材格外高大健碩外,看不出什麽出奇的地方。他快步走到窗前,說了聲抱歉後打開窗戶,又轉身把椅子拖到窗前,在上面端端正正地坐好。

“你可以抽煙,沒關系。”來人做了個手勢,“這裏是上風口,不會影響到我。”

布蘭妮只是簡單地點了一下頭。

跟昨天不一樣,今天過來詢問的只有一個人,並且至少看起來沒有攜帶武器。他手裏拿著一個平板,看上去相當普通,也不太可能藏下手槍什麽的……不過也說不準,布蘭妮想,誰知道那個平板是不是能變形?沒準兒它按一下就能射出致人昏迷的毒針?

她知道手表裏面能放下類似的裝置。平板比手表大多了,理論上肯定能塞進去更強的東西。

“雅各·希克利,負責這次的調查。”他說,“請放心,懷特女士,如果你在未來不會遇到類似的超自然現象,我應該是最後一個需要接待的調查人員。今天結束之後,你就能回到自己的生活。”

布蘭妮笑起來:“這話聽起來像是在說我以後一定會遇到類似的事,讓我事先做好心理準備。”

希克利禮貌地微笑起來,其實布蘭妮的話中不無諷刺的意思。要怎麽才能不在未來遇到超自然現象?

她是日美混血,父親在日本工作,與母親結識後相愛結婚,生下了她。三歲那年,父親在一樁連環殺人案中去世,母親被指認為兇手;直到她成年,才有前來她家鄉度假的偵探洗刷了母親的冤名。

之後她考上美國的大學,離開了那片傷心地。她就讀的大學位於紐約,這座城市的多災多難根本不用多說;那也就算了,畢業後她沒有留在紐約工作,而是去了大都會——故事到這裏差不多就可以結束。

她的資料顯然不難查,至少對來人來說是全透明的。

希克利又一次露出了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實際上,他看上去甚至相當於局促,只是控制得很好。這幾乎讓布蘭妮心軟了。

她嘆了口氣,用一種雙方都心知肚明的語調說:“生活很艱難,對嗎。”

希克利點頭,清了清嗓子:“那麽,懷特女士,我需要你仔細回憶前天發生的每一件事。”

關於之前發生的事情,布蘭妮已經回憶過很多遍了。哪怕沒有人來問她也會回憶,而且極有可能在未來的人生中反復想起。

那確實是一個人終身難忘的經歷。

布蘭妮·懷特的人生就是在危險旁邊打轉,僥幸總是不會被波及其中,卻又怎麽也沒辦法遠離危險。

本來,她都有些習慣了。人如果學不會自我安慰,是沒辦法扛過生活的毒打的。她就職於跨過巨型企業,辛勤工作,工資不菲。

雖然對集團的頂頭老板有很多意見——“有個很奇怪的事,雖然他在公司外部的名聲很好,最接近他的職員也都認為他堪稱完美,但那些距離他不遠不近的人,比如像我這種中層管理,普遍都覺得他很……不大好形容,有點瘋。”——但他開出的待遇實在是很好,所以布蘭妮姑且還算得上是忠心耿耿。

事情的轉機發生得毫無預兆。

這天布蘭妮加班到了深夜才回家,但車開到一半就沒油了。布蘭妮很少犯類似的錯誤,只是最近那幾天實在太過忙碌,她手上的工作還沒有完成,無計可施之下,她停到路邊,在車裏打開筆記本電腦,準備先幹完活再考慮回家的事。

車裏沒有信號。

布蘭妮只好下車,捧著筆記本在附近徘徊,尋找著可以聯網的位置。

大都會的夜晚一般都很安全,重要的是這裏接近布蘭妮居住的富人區,步行的話半小時就能到家,警察也巡視頻繁,所以她才敢這麽幹。

接下來的細節布蘭妮沒有講述,直接跳到了後續:被超人救下後,她躲在車裏,嚇得哭了大半個小時才緩過神,然後一怒之下猛地舉起筆記本狂砸一通。

“筆記本沒有壞。”布蘭妮告訴希克利,“……和人相比,工具更好用。人太容易損壞了。”

然後有輛車停在旁邊,對面的車窗降下來,詢問她是否需要幫助。

“他的態度很友善,挺健談的。戴了個很醜的眼鏡,真可惜,他有雙很美麗的藍眼睛,不該把它擋住的。”布蘭妮說,“他說他是個記者,工作到很晚才準備回家。我也不知道怎麽回事,跟他抱怨了一大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