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蕭景曜都沒想到, 當初順手在美洲留下的一手,竟然真的有成真的那天。看著少酋長一臉後怕的模樣,蕭景曜不難猜測出當時的情形有多驚險。

幾年不見, 少酋長又成熟了不少,許是路途遙遠,在海上吃了些苦頭, 少酋長的臉上已經有了滄桑的痕跡,明明年紀比蕭景曜還小, 現在看起來卻幾乎比蕭景曜長了一輩。

提到先前的那場戰爭,少酋長依然憤憤不平, 對著蕭景曜好一陣比劃, “那幫魔鬼真是太可惡了, 我們救了他們, 他們竟然想殺了我們。這就是你們大齊人說的, 恩將仇報是嗎?”

蕭景曜笑著點頭, “看來你對大齊的文化已經十分了解了,還能準確用上成語。”

少酋長驕傲地表示, “那是當然, 你們離開後,我也在看你們留下的書籍。上帝啊,你們大齊人真是太厲害了,怎麽可以創造出那麽多讓人震驚的東西!”

少酋長對大齊這種一言不合就寫出記載的行為給予高度肯定,並且覺得這麽好的行為習慣,他們部落也應該來一套。但是他們並沒有專門的史官來記載這些東西,部落裏的大巫嘗試了好幾回, 記載出來的,總不是大齊那個味兒。

少酋長說不出什麽內行門道, 就是覺得大巫記載的東西沒有大齊人記載的好。這大概就是少酋長版的評價冰箱不需要制冷。好在少酋長在部落裏的威信足夠高,大巫也不和他計較,不然的話,蕭景曜都懷疑,多做了許多事情累成狗還要被少酋長挑三揀四的大巫會忍不住錘爆少酋長的狗頭。

不過既然少酋長提到了華夏的修史文化,蕭景曜當即覺得自己的腰杆子更挺拔了幾分。眾所周知,華夏的史書放眼整個藍星都是獨一档的存在,稱一聲藍星史官也不算誇張。少酋長的感覺可真是太對了,修史這一塊,當然得看華夏。這個少酋長,真有眼光!

蕭景曜便向少酋長簡單介紹了一下華夏人民的修史大業,聽得少酋長不住瞳孔地震,幾千年,他們印安人,存在過那麽長的歷史嗎?或許有,也可能沒有,這時候就體現出修史的重要性了,少酋長滿臉遺憾,“要是我們的祖先也有史官修訂史書就好了,這樣我們就能知道,我們從哪裏來,存在了多少年。”

不過少酋長也沒有灰心太久,很快就打起精神,興致勃勃地表示,“以前沒有,從我們開始,就有了。以後我們的後代,也能和你們一樣,通過讀自己國家民族的史書,就能知道自己的來歷。”

少酋長還特別興奮地向蕭景曜分享他們的修史進程,他們民族也是個很厲害的民族,剛剛打贏一場仗,就這個戰爭場面寫首史詩不過分吧?善良勇敢的印安人打跑了黑心肝的魔鬼,這就是他們印安人勇敢強大的證明!再之前的祖先,他們也不知道,但並不妨礙他們吹。大巫被這場戰爭激發出了靈感,將他們的祖先吹成了和惡魔戰鬥的勇士,他們現在大戰魔鬼,完全就是因為祖先非常牛逼,他們隨了祖先而已。

聽完全程的蕭景曜:“……”

你這個史書,是不是哪裏不太對?

永嘉帝對美洲的印象也十分不錯,在他的腦海裏,美洲基本和物產富饒畫上等號,有時候也會遺憾一把:怎麽這麽有那麽多好東西的美洲,它就不在大齊附近呢?

不過看著少酋長對蕭景曜的那股子熱絡勁兒,永嘉帝心裏那口氣也就順了,興致勃勃地問起來這個新使臣團來大齊有什麽要求。

還真有。

作為一個有文化有理想的繼承人,少酋長還是很有眼光的,特地提出,他們心慕大齊文化,希望大齊能派出學者前去他們部落,教他們禮儀和歷史。

這下子,朝堂和使臣團都炸鍋了。

朝堂上的儒生紛紛激動,教化蠻夷!那必須得是他們儒家弟子!哪怕路途再遠,蠻夷心慕中土文化,那他們作為有教無類的聖人門徒,就該好好教化蠻夷,這才是“仁”。

一些儒生對朝廷近些年幾次三番的大動兵戈心裏還是有點意見的,認為大齊這是“不教而誅”。周圍小國尚未開化,不懂禮儀,何至於滅國?

當然,這些言論早就不知道被拍了多少回磚,反正朝廷打仗是一場都沒落下。他們嗶嗶他們的,朝廷打朝廷的。打下來的疆土都能轉化為新的收益。打仗固然勞民傷財,帶來的收益也是巨大的。如果只看賬面上的數字,這幾場仗打下來,朝廷能算是賺翻了。

當初朝廷眾多文官武將躊躇滿志想要開疆擴土時,聽著儒生們這般嘰嘰歪歪都嫌他們煩。現在看他們穿著儒生衫,正衣整冠,將自己收拾得一絲不苟,滿臉堅毅地要求出海去教化蠻夷,大夥兒又有些佩服他們。